福建醫科大學代謝病研究所前身福建醫科大學代謝病研究室,2001年3月由楊立勇教授創建,并擔任研究室主任。2020年7月福建醫科大學代謝病研究室升格為研究所,嚴孫杰教授接任所長,黃凌寧主任、沈喜妹副主任任副所長。研究所發展至今已建成一支優秀的科研團隊,現有核心研究成員17人,其中高級職稱7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5人。學術帶頭人2人,學術骨干8人,中青年后備12人,博、碩士學位占比>50%。國家級學會常委、常務理事7人次;國家級學會委員、青委9人次;省醫學會主任委員、醫師協會會長4人次。
研究所擁有先進的代謝病專科檢測、治療、實驗設備,人體體成分檢測系統(Lunar iDXA骨密度儀、內臟脂肪儀);完備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篩查硬件及軟件分析系統,如多譜勒周圍血管診斷系統、呼吸睡眠監測儀、數字震動感覺閾值檢查儀、網格化動脈硬化檢測裝置(BP-203RPE III)、肌電圖誘發電位儀、免散瞳眼底照相機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AI診斷系統等;代謝監測與管理系統,動態血糖監測、全院血糖管理平臺、虛擬病區、數字化糖尿病管理平臺、糖尿病管理處方系統、營養代謝測試系統(Express CCM)等。中心與福建醫科大學 SPF 級動物試驗中心簽約共享先進的動物試驗室,擁有全自動流式細胞分選儀、活細胞工作站、激光顯微切割系統、剪切波組織定量超聲診斷儀、穩壓穩流轉膜儀及轉膜槽、超靈敏全自動成像分析系統、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超高速低溫離心機等。開展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骨質疏松與骨代謝、肥胖、垂體-腎上腺、甲狀腺等基礎與臨床研究。
研究所與國內外一些知名的研究機構和院校合作,累計培養了20余名醫學博士、近百名醫學碩士。先后派員前往美國西南醫學中心、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皇家醫院等國外著名醫學機構研修和國內內分泌代謝領域領軍的醫療機構進修或合作研究,并出訪歐美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參與多項國、內外大型多中心臨床研究,如 “IMPROVE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初發糖尿病的強化治療多中心研究”“中國人LADA患病調查及干預”等。研究所累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華醫學會臨床醫學科研專項資金項目、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中國微循環學會糖尿病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子課題、福建省科技創新聯合資金項目、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等近百個項目資助。研究成果先后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Metabolism、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FASEB J、《中華醫學雜志》等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300篇。研究所成員擔任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內科學》主編,“十二五”規劃教材《內科學》副主編,參與《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等30多部指南和共識等編寫。研究成果獲福建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五項,福建省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二項、三等獎各五項,國際糖尿病聯盟西太區杰出青年研究者獎一項等。研究所成員參與完成的“2型糖尿病新治療方案研究與臨床應用”獲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地區排行榜內分泌科位列福建省第一名,連續6年獲“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復旦版) 華東區提名。
學科帶頭人楊立勇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之名醫,福建醫科大學代謝病研究室(所)首任主任。先后創建福建醫科大學代謝病研究室(所)、福建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福建省糖尿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福建省糖尿病防治研究院。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六、七、八屆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協會第一、二、三、四屆常委,福建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一、二屆主任委員。
學科帶頭人嚴孫杰教授任研究所所長,福建省高層次人才C類。現任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行政主任,福建省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負責人,福建省糖脂與骨礦鹽代謝重點實驗室負責人。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委員,福建省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會長,福建省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第三屆主任委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