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我院神經外科醫師特別是青年醫師的臨床診療能力、專業水平和醫學人文素養,加強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展現青年神經外科醫師風采和精神面貌,推進神經外科學科發展,1月29日,我院神經外科舉辦“強科有我,卓越啟航”青年醫師診療能力大練兵。
此次大練兵面向所有神經外科的主治醫師、專培醫師和住院醫師共計75人,除值班人員通過線上進行匯報外,其余所有參與者均在茶亭院區科教樓進行現場匯報,分專培醫師和主治醫師組(A組)、住院醫師組(B組)和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C組)三個賽道同時進行。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康德智教授擔任總指導,神經外科主任、專培及住培專業基地主任林元相教授擔任主考官,特邀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秦智勇教授、宋劍平主任醫師及我院神經外科各亞專業組專家、護士長組成考評組評委。評分標準涵蓋臨床思維、文獻查閱、診療技術、預后隨訪、人文關懷、外語能力等方面。
專培醫師和主治醫師組(A組)比賽現場
住院醫師組(B組)比賽現場
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C組)比賽現場
以練促提升、以賽促創新
活動伊始,林元相教授在致辭中指出,青年醫師是科室的中堅力量,青年強則學科強。神經外科將以此次青年醫師診療能力大練兵為契機,不斷完善臨床實踐,夯實基礎,加快創新,改革模式,全面提高綜合素養,努力開創臨床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以賽促學、以學促行,以練促提升、以賽促創新。他對青年醫師的成長和發展寄予厚望,鼓勵青年醫師不僅要在臨床診治中學會總結和反思,還要在更高更大舞臺上自信地展示自己的風采。作為主考,林元相還對本次大練兵的比賽規則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神經外科主任、專業基地主任林元相教授致辭并解讀比賽規則
神經外科副主任、專業基地教學主任方文華副教授介紹了比賽分組情況。他指出,本次大練兵是響應醫院強化“三基三嚴” 工作要求的部署,亦是教學相長,促進青年人才培養提質增效的實踐。“強科”,是康德智教授所提出“學習強科”計劃的呼應;“強科有我”,也是“強國有我”號召在科室層面的落地;“卓越”是醫院從“第一到卓越”號角,“啟航”代表對青年朝著夢想邁進征程的詮釋。青年醫師都要將此次大練兵作為自身能力提高的一次契機,在比賽中互學互敬,共同提高。

神經外科副主任、專業基地教學主任方文華副教授介紹比賽分組
參賽選手們嚴格按照比賽要求,甄選精彩病例內容、精準制定診療措施,通過8分鐘的病例匯報,分享了各自的診療分析思路、技術考量和學習總結思考,將一個個紛繁復雜的案例抽絲剝繭,在重重迷霧中尋找最佳診療方案,并處處閃現人文關懷的醫學之光,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展現了專業的職業素養、扎實的學術功底、熟練的手術技能、流暢的語言表達和豐富的創新設計。評委則通過精準犀利的提問和點評,對青年醫師的匯報情況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使青年醫師受益匪淺。青年醫師扎實的基本功、縝密的臨床思維及對醫學的極大熱忱感染了現場評委和聽眾,贏得現場陣陣掌聲。參賽選手滿載而來,亦滿載而歸,分享呈現學習成果的同時,也在和其他選手的匯報交流中、各位專家的激烈討論中共同掀起頭腦風暴。
各組專家分別對參賽青年醫師作詳細剖析和精彩點評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
在最后的點評與反饋階段,全國知名神經外科專家、上海華山醫院秦智勇教授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點評。他表示,這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堂教學大課,它摒棄了單純的傳統手術技術評比,以病例的診療關鍵元素為比賽內容,強調神經外科醫師在臨床工作中對于疾病的深入理解、治療理念的掌握、手術技能的應用、團隊協作的精神和對患者的人文關懷等方面。他還針對選手們匯報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并期待下屆大練兵能涌現出更多更精彩的病例分享。
全國知名神經外科專家、上海華山醫院秦智勇教授進行總點評
最后,林元相教授進行了總結,他強調,診療思維能力是衡量一個臨床醫師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臨床醫師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他贊賞參賽選手,無論是病案準備、臨床鉆研,還是英文PPT制作、全英文演講匯報均表現不俗,本次大練兵對青年醫師來說是極具挑戰性的比賽,也是錘煉醫學知識、夯實臨床經驗、豐富眼力手力、提升學術能力的重要手段。他鼓勵青年醫師應該多思多想多做,夯實基本功,努力鉆研,勤于總結,善于創新。期望青年醫師始終牢記救死扶傷的使命,奠堅實醫學知識基礎,持續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一直以來,我院神經外科在學科帶頭人康德智教授、林章雅教授、林元相教授的引領下,高度重視青年醫師臨床能力的訓練,著力培養醫護團隊扎實的臨床基本功、良好的臨床思維能力和默契的團隊合作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道養正,傳承創新,持續“發揮特色,做精做強”,提升區域醫療水平,不斷為“健康中國、健康福建”建設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