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科是福建省消化系統疾病醫療、教學、科研中心,醫護人員52名(醫師23名、護士29名),其中教授和主任醫師5名、副教授和副主任醫師9名、副主任護師1名、主治醫師6名、主管護師8人;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6名;醫學博士4名、醫學碩士17名。開放床位76張,設有各類門診(包括炎癥性腸病專病門診和專病護理門診)、研究室、胃腸道功能檢測室、生物制劑注射室等。年門診量13萬人次、門診住院比約26:1,外阜患者超65%。連續3年進入中國科技量值專科排行榜前80名、名列省內第一名。作為省級青年文明號集體,醫療服務質量獲得廣泛的贊譽。
消化內科是福建省肝病和腸道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福建省炎癥性腸病中心、福建消化學會炎癥性腸病學組組長和福建省炎癥性腸病聯盟組長單位、中華消化學會炎癥性腸病學組全國首批炎癥性腸病區域診療中心和師資培訓單位、國家級“幽門螺旋桿菌規范化診治門診示范中心”、福建省消化學會幽門螺桿菌學組組長單位和福建省消化心身聯盟主任委員單位。
消化內科各種技術設備齊全、先進,如:各種內鏡和膠囊內鏡、胃腸道影像學、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檢測、食管動態pH和阻抗監測、上下消化道動力和小腸通過時間檢測、幽門螺桿菌耐藥檢測、藥物代謝基因及藥物濃度檢測、生物反饋和糞菌移植治療等,探索干細胞移植、單核細胞移植等治療技術。最具特色的領域有:炎癥性腸病和難治性小腸疾病(包括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等)、胰腺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癌防治、酸相關性疾病、功能性胃腸病和消化心身疾病等。
從2003年開始在福建省內和國內首先開展炎癥性腸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處于省內領先、國內先進水平,形成以消化內科為主體的多學科團隊(MDT),服務范圍覆蓋八閩大地和周邊省份,年出院炎癥性腸病患者數量和MDT討論的患者數量均名列全國前茅。
科室成員在中華消化學會和醫師協會、福建省消化學會和醫師協會、福建省肝病學會、福建省消化內鏡學會、福建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及其所屬學組等均有學術任職。每年舉辦1項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和1項4期省級繼續教育項目,與國內外學術組織有廣泛的交流合作,已經形成品牌效應。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衛生部和國家教育部骨干教師基金、福建省自然基金面上和重點項目等。開展從1期到4期的各類臨床藥物試驗研究,參與全國性研究項目等。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130余篇,主編專著5部、參編醫學專著20余部(包括全國規劃教材《內科學》),參與全國指南或專家共識制定和編寫。每年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2項,其中醫院新技術、新項目獎勵6項,國家專利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5項,福建醫科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學科帶頭人、科主任王承黨教授現任福建省肝病和腸道疾病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消化醫師協會胃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福建省炎癥性腸病學組組長,中華消化學會炎癥性腸病學組(4屆)、胃腸動力學組和消化身心協作組委員,中國炎癥性腸病聯盟福建省委員會主任委員和中華消化心身聯盟福建省委員會主任委員等,是福建醫科大學《內科學》和研究生精品課程《人際溝通與臨床思維》課程負責人,獲全國醫德標兵、福建省優秀教師、福建醫科大學“十佳教師”和“十佳醫師”等稱號。
(以上數據更新截至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