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慎行同志先進事跡巡講系列-廈門站】東南網‖人民的好醫生——慕容慎行同志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在廈舉行
人民的好醫生——慕容慎行同志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在廈舉行
來源:東南網 記者:顏財斌


工作中的慕容慎行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東南網6月22日訊 “入黨一甲子,為民一輩子”。6月21日下午,“克己慎行 大愛仁心”——慕容慎行同志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在廈門舉行。來自福建省及廈門市衛健系統的干部職工代表,駐廈中央媒體、省和廈門市媒體記者600余人聆聽報告。
本次報告會由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福建醫科大學主辦,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協辦,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現場,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王檸,福建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陳萬金,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乃青,新華網福建頻道工作人員張榕議等四位宣講團成員分別向大家回憶講述了慕容慎行在工作生活中的點滴故事。
20多萬網友悼念
千條留言訴說思念、感恩與不舍
“作為一名醫生,高超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猶如硬幣的兩面,共同構筑出這位國之名醫的立體人生。雖然慕容慎行同志離開了,但慕容精神永遠留在了我們心中。”王檸說。
慕容慎行同志是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從事醫療、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工作63年,為福建省神經內科學事業奉獻畢生精力,是業界公認的醫學泰斗。
資料顯示,從醫63載,慕容慎行同志一直深耕于神經病學研究領域,并不斷對臨床中發現的疑難課題進行研究,先后在國內外高端學術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部分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6年獲我國醫生行業的最高榮譽獎項“中國醫師獎”、2018年榮膺中國杰出神經內科醫師終身成就獎。而這些豐碩的科研成果和榮譽背后,體現的是慕容慎行同志“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
“病人預約不到號卻一直在等,會加重他們的負擔,不看于心不忍。”這是慕容慎行經常講的一句話。作為同事的王檸在報告中講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名患者回憶5年前她到醫院看病,沒掛上號,不死心一直等在診室外。看到病人夫妻倆都是殘疾人,慕容慎行在看完其他病人后,為這名病人就診到晚上八點多。75歲正式退休后,他仍堅持每周三次門診和兩次大查房。2014年,他因過度疲勞跌倒后腦出血。那一次,大家都勸他徹底退休,但他卻說:“我還要回去,因為總有一天,我會躺在這里一動不動,我要干到那一天為止……”而就在2015年春節后的一天,當慕容邁著不太利索的小碎步重新出現在病房,他的“重返崗位”轟動全院。我們擔心他身體扛不住,一周只安排坐診一天,每天限號5個。可每天號用完后,他還加號,繼續為病人看病。他說:“我生病休息一段時間。現在要多看幾個病人,把時間搶回來。”
“工作63年,他從未離開過臨床一線。”醫院的同事們如是評價慕容慎行,門診時,他是患者口中最耐心的醫生,不放過任何疑點和癥狀中的蛛絲馬跡。寫診斷和開藥時也一定反復推敲。他不止一次說,病人預約不到號卻一直在等,會加重他們的負擔,不看于心不忍。
從大家收集的慕容慎行語錄中,我們仿佛聽見了老先生的諄諄教誨。“醫生給病人開出的第一張處方,首先是關愛。”“我生病休息了一段時間。現在要多看幾個病人,把浪費的時間搶回來。”“我還要回去給病人看病,因為總有一天,我會躺在這里一動不動,我要干到那一天為止……”
2018年10月16日,慕容慎行同志因病醫治無效逝世。
“訃告發出不到24小時,20多萬人次在網絡上轉發悼念,近千條留言,訴說著人們對他的思念、感恩和不舍。”王檸說,慕容慎行同志一生以“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視病人如親人”為行醫理念,集中體現了新時期人民醫生、人民教師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風貌,體現了廣大知識分子的愛國奮斗精神,樹立了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在我默默堅守并為之奉獻了一生的醫療事業里,我收獲了無數真誠的感激。今生,我選擇了神圣的醫療事業,無怨無悔。”慕容慎行在生前對自己如是評價道。

慕容慎行同志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廈門)宣講團成員。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

慕容慎行同志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廈門)吸引了許多觀眾現場聆聽。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
診斷準確率高
是因為我比較認真而已
“素昧平生的病人把命交給了你,沒有比這更重的囑托了。醫生手上掌握的都是人的生命,而世上還有什么東西比人的生命更為寶貴的呢?”這是慕容慎行經常說的一句話。
“慕容慎行同志看病有四大特點:看得慢、看得細、看得準、看得好。”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乃青說,他對患者是出了名的好,問診時不僅十分耐心和細致,對待每一位患者的態度更是無可挑剔,令許多醫生都自嘆弗如。
福建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萬金回憶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2005年的一天早上,剛走進科室,慕容老師就一臉嚴肅地問我們:“昨晚搶救的那名肌無力危象患者,他的病因,你們搞清楚了嗎?”
“可能是感冒誘發的吧”。值班醫生思索片刻后答道。慕容老師對這個回答并不滿意,他遞過來一份資料給我們看,里面記載著全球有36例病人,因為感冒吃了喹諾酮類的藥品,誘發了重癥肌無力危象。接著,老師很嚴肅地對我們說:“這個病人早前的確有過一次感冒,自行服用喹諾酮類藥品。”當時,我們都驚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那天凌晨病人恢復神智后,大家陸續離開了,只有老師留下來刨根究底,問出了這個情況。
陳萬金回憶說,當時慕容老師嚴厲地說道:“搶救成功是好事,但我們不能就此止步,應該把疾病的元兇揪出來。這樣的病例探析才是一名醫生對患者應有的責任。”
“老師一席話,讓所有人深感慚愧。”陳萬金說:“在過去的近20年的時間里,慕容老師身體力行,不僅教會了我治病救人的醫術,更教會了為人處世的道理。”
虛懷若谷、胸襟寬闊,這就是慕容慎行的大家風范。
陳萬金說,成為慕容老師的學生是一件十分幸福和溫暖的事情。老師常給我們提供線索、啟發思路,鼓勵大家從臨床角度對病例進行深入研究,探討診療方案。作為導師,他會對我們的論文逐字逐句進行修改,但在發表論文或申報科技獎時,卻堅持把學生作為第一作者,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不起眼的位置。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陸婧媛曾經聽過慕容慎行同志的課,對這位“年紀很大,但又很風趣的老教授”記憶深刻。在醫院實習的時候,一聽說慕容老師來會診,她都會跑去聽。幾天前,得知報告團將在廈門舉行報告會,她第一時間就報名了。
聽著報告會成員現場動情的演講,這位老前輩的形象在陸婧媛的心里更加豐滿立體。“慕容教授一生為患者傾盡心血,他用生命踐行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他的品格,不僅是醫務工作者的精神財富,更是所有共產黨員的精神財富。雖然我們不是同一個專業,但是慕容教授的精神值得我學習一生。”陸婧媛說。

慕容慎行同志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廈門)現場。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
大愛無疆
巡回報告會將陸續在八閩召開
慕容慎行同志一生廉潔,從不收患者紅包。他常說,“我是醫生,是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是我的天職。”他一生有過許多榮譽和頭銜,但分量最重的無疑是共產黨員。他常說,這一輩子所取得的些許成績,都離不開黨的培養。
面對名與利,他總是如此淡泊。2009年,他獲評“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師”,得到一輛汽車作為獎勵,他毫不猶豫把車兌換成24萬元現金,用來成立“育才獎學金”。可是當時的他也急需用錢,夫人身患重病,每次靶向治療花費都要上萬元。可他覺得,這筆錢應該上交組織。
慕容慎行同志逝世后,福建醫科大學黨委、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均于第一時間發出了向慕容慎行同志學習的決定。2018年11月14日,福建省衛生健康委黨組作出決定,號召在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開展向慕容慎行同志學習活動。
據了解,慕容慎行同志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首場報告會已于6月20 日下午在福建會堂舉行,廈門是第二場。未來報告團成員還將移師莆田、漳州、三明、龍巖、寧德、南平、泉州等地,向醫務工作者和群眾講述慕容慎行同志這一生是如何致力于黨的衛生健康與醫學教育事業,把個人的奮斗和衛生健康與醫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個人的追求同黨的根本宗旨緊密聯系起來的,用“入黨一甲子,為民一輩子”的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本色的感人事跡。
原文鏈接:
http://xm.fjsen.com/2019-06/22/content_22423278_all.htm?page=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