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在我院神經內科示教室中,一場精彩的學術交流活動正在進行。來自全國腦血管病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及學者,與我院教授、青年醫師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焦力群教授、王韜教授、羅繼昌博士及漳州市醫院易婷玉教授受我院神經內科特邀在線上參會,我院副院長陳萬金教授、時任副院長王檸教授出席會議,付瑩教授、方玲教授、蔡斌教授、林毅教授等醫護專家參會。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由我國著名神經病學專家慕容慎行教授于1971年創立。半個世紀以來,一代代附一神內人不忘初心,薪火相傳,將附一醫院神經內科建設成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0年來,神經內科堅持每周舉辦論壇,打造提升了神經內科業務能力和臨床科研水平的重要平臺,為進一步擴大論壇的學術影響力,我院神經內科還定期邀請國內外神經病學領域的知名專家蒞臨指導。
此次學術交流會特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國家神經疾病中心的焦力群教授作為討論點評專家。焦力群教授長期從事基礎與臨床科學研究,其中對顱內動脈狹窄治療方式選擇的CASSISS研究歷時10年,于2022年8月在JAMA主刊發表,該研究在國內甚至國際上為顱內動脈狹窄的血管內治療提供了新的醫學證據。交流會上,焦力群教授慷慨傳授團隊經驗,解答同行間的困惑。

福建省漳州市醫院易婷玉教授從急診取栓醫生培訓的難點、取栓醫生培訓模式經驗、取得的成效三個方面,分享了漳州市醫院神經介入病房、科研數據管理及進修生管理經驗。易婷玉教授講授分享的全流程培訓體系展示了醫教研的高度結合模式,對同行業間具有重要的借鑒學習意義,引起了臨床醫生的廣泛討論。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羅繼昌博士在會上講述了影像核心實驗室(ICL)對臨床研究的支撐。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埃斯科影像核心實驗室(IsCorb Lab)是國內第一家神經影像CoreLab平臺,與臨床數據庫、生物樣本庫一體打造了科研型病房的基礎平臺,并通過ICL的服務性質與多個院所合作,將其轉化為科技型醫工合作平臺,并將在未來通過AI形成神經影像智能平臺。該平臺的開放,將有助于學者同仁間的學習交流與合作。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王韜教授在會上從研究方向的選擇、科學問題體系、科研平臺體系、團隊培養體系四大方面,講授了從顱內動脈狹窄看團隊的研究體系建立。宣武醫院腦血管團隊在研究體系建設中的科研平臺搭建、團隊協作模式和團隊合作精神,值得借鑒學習。

會議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圓滿結束。由我院神經內科舉辦的學術交流會也收到業界認可,同時也是同行經驗分享、成果展示的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