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黨支部和骨科黨支部醫護共同攜手前往政和縣,以“重走附一路”為主題,進行了一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此次活動共有13名醫護黨員參與,以實際行動守護百姓健康,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為了配合此次義診活動,政和縣醫院特意準備了7間獨立診室,在方便醫護專家看診的同時,也保護了患者隱私。同時,當日義診期間不限號,免收所有專家的掛號費,讓政和縣當地百姓在家門口得到省級名醫的醫療服務,充分體驗“名醫在身邊”的獲得感。
義診期間,張立群主任醫師帶領的骨科團隊診室門口人頭攢動。專家們詳細詢問就診患者的病情,認真檢查、診斷,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不僅在骨科疾病的診療方面為大家提供幫助,更通過保健指導增強了群眾的骨健康保養意識。
血管外科黨支部蔡方剛主任醫師帶領的血管外科團隊遇到了一名六十歲左右的男性患者,該患者的左下肢潰瘍經年不愈,反反復復治療始終效果不佳。患者左小腿上段腫脹發黑,上面可見粗大的靜脈曲張輪廓、下段潰瘍,給患者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和痛苦。蔡方剛當即向患者解釋其下肢潰瘍疾病的原因及進一步診療方法,并介紹了成功案例安撫患者情緒。患者激動地表示:“一直覺得這個是小病,但十幾年了都沒看好,現在它反而成了我的一塊心病。現在省城的專家在家門口就能為我解決問題,我實在太高興了!”
這樣治病解惑的場景出現在每一間診室。當日義診設置在休息日,原定11點結束,但因求診患者太多,多位專家都延長了義診時間,堅持為每一位患者提供暖心服務。








免專家掛號費,獨立診室開診,政和人民在家門口得實惠
為更有效地發揮優質護理資源的潛能和作用,進一步提升基層護理能力、改善基層護理服務質量,脊柱外科吳荔軍副護士長、血管外科林韋副護士長及濱海院區骨科和手外科蔡品云副護士長等走進政和縣醫院外科二區,與縣醫院護理團隊展開專科護理的交流討論。會上,吳荔軍、蔡品云針對政和縣醫院ICU護士長陳仕寶提出的“危重患者管路多且煩躁時如何更加安全有效地進行約束”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同時對會上提出的“髖關節術后如何翻身”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并答疑解惑。


專科護理團隊進病房,助力優質護理服務資源下沉
隨后,血管外科黨支部和骨科黨支部的專科護理團隊參觀走訪了縣醫院病房。期間,護理團隊注意到一位老年患者左下肢骨折術后并發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右臀部壓力。林韋發揮血管外科及傷口專科護理的優勢,當下對該患者的壓力性損傷進行評估,查看患者的病例后同政和縣醫院的護理人員展開熱烈討論,對該患者提出了專業性的壓力性損傷評估及處理意見。
入病房、看患者、討論交流……血管外科黨支部和骨科黨支部的專科護理團隊通過具體的病例研究、現場答疑,助力提高基層醫院護理服務能力與質量,滿足當地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的健康需求。


專科護理團隊進病房,助力優質護理服務資源下沉
9月17日下午,13名醫護黨員還前往廖俊波先進事跡館進行參觀,進一步感悟先進人物的崇高品格和深厚為民情懷。
重溫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全體黨員 在黨旗下列隊,面向黨旗,舉起右拳,莊嚴地宣讀入黨誓詞,一字一句許下錚錚誓言。


重溫入黨誓詞,緬懷廖俊波同志,不忘錚錚誓言
本次活動是支部“重走附一路”暨黨員志愿服務八閩行主題黨日活動的實踐,也是新時代提升基層服務能力行動、開展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新要求的實踐。活動中,黨員干部通過探尋附一前輩奮斗歷程,學習他們為發展我省醫療衛生事業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重拾初心,堅定信念。本次活動也促進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政和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得到省級的醫療技術服務。
今后,黨員醫護們也將擔負起建設健康中國的新使命,在實踐中不斷努力,積極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為守護百姓生命健康篤行不怠,踔厲奮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