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高速路福州段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約15名患者將送我院救治,請求你們病區緊急增援一名護士到急診科搶救室,謝謝!”
“您好,消毒供應中心嗎?急診科搶救室需緊急借出清創包15包,謝謝!”
“好的,馬上送出!”
……
11月1日下午14:30,在未通知任何臨床科室的情況下,由我院護理部組織了突發公共事件護理應急演練。此次演練由護理部林蓉金主任、醫務部林振呂副部長擔任總指揮,護理部王玉琴副主任擔任現場指揮,急診科、后勤管理處、愛瑪客、供應室、10區創傷、足踝外科參加了演練,護理安全質控委員會委員們參與現場觀摩。

14:39第一通緊急增援電話打出,由此拉開了演練序幕。科室人員到場最短花時2分12秒,最長花時19分45秒,平均用時5分20秒。增援人員多為各科室主管護師或高年資護師,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14:52傷員由120送至我院急診科門口。急診科與120護送人員快速交接,將傷員推入急診大廳。隨后,傷員經過預檢分診被推入急診搶救室進行搶救。給氧、心電監護、建立靜脈通路等這些嫻熟的操作護士們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急診科醫師也立即對患者進行診斷、治療、處置。醫務部林振呂副部長突擊考察急診醫師的骨髓腔穿刺技術,現場完成的十分順利。眾所周知,美國心臟協會早在《2005年心肺復蘇指南》中明確提出“病情危重需緊急搶救者,反復穿刺3次失敗或者90秒未能成功穿刺者,推薦使用骨髓腔輸液”,此方法適用于所有人。15:22經《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的評估,患者決定收治10區創傷、足踝外科。接診、過床、護理、治療,在護士長洪美榕的指導下有序地進行著;即使在突發停電及中心吸引裝置故障的情況下,也能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保障醫療護理工作正常進行,保障患者安全。



演練結束,參加觀摩的委員們對演練場景的設計、演練程序及專業處置技巧方面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護理部林蓉金主任、王玉琴副主任對此次演練進行了總結,演練過程中人員到位迅速,配合緊密,分工明確,處理及時。此次演練有效地訓練了醫護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搶救配合能力、風險防范能力等,達到了此次演練的預期目的。

觀摩人員也指出此次演練中存在不足之處,如人力資源調配時溝通不到位、時間緊迫感不強等等。針對所存在的問題,護理部王玉琴副主任表示,今后將加強科室應急管理系統,全面地學習急救技能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相關的常規、制度、流程及處置程序,不斷提高醫護人員應急處理能力、急救技能和搶救的嫻熟度。
護理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