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阻擊疫情,責無旁貸,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堅決貫徹落實附一醫院黨委各項工作部署,迅速行動,第一時間組織派出15名骨干醫護人員出征武漢、宜昌和莆田,義務反顧沖上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間賽跑,日夜奮戰,用實際行動來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效,展現了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和醫者仁心的精神面貌。

出征武漢——一定要來這里幫助患者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1月27日緊急出征至今,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首批4名援鄂醫療隊員馳援武漢已有半個月。
“我作為工作了這么多年的醫護工作者,我覺得我一定有這個能力,一定要來這里,去幫助這些患者,為更多的患者服務”。元宵之夜,趙建銘護士長一句樸素的話語道出了福建援鄂醫療隊員的心聲,并通過《新聞聯播》傳遍祖國大江南北,溫暖了萬千焦急的患者,鼓舞激勵著每一位白衣戰士。朋友圈里刷屏了,醫療圈外親朋好友也在關心詢問“新聞里的她是你同事嗎?”“護士長上新聞聯播了,真棒!”……看著電視上護士長那蒼白浮腫的臉龐、聽著那略帶沙啞的聲音,同事們心疼不已,無語凝噎。這位美麗端莊優雅的護士長體質也不是太好,但她一聽到吹響的支援號角聲,第一時間站出來報名請戰,一如既往地以身作則,忠誠履職,勇于擔當。
“愿早日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期待早日回到能重游大好河山,品天下美食的靜好歲月。”鮮少發朋友圈的連寧芳副主任醫師在元宵佳節當天,通過微信朋友圈問候大家,也表達她的美好期許。照片中寬大的防護服包裹著她瘦小的身體,看不清她的臉龐、眼神和表情,但那舉起的“剪刀手”向我們傳遞著堅強的內心與必勝的信念。
作為一名主治醫生,言語一直不多的謝漢生全力以赴投入到戰疫中。他在武漢向黨組織遞交了一封熾熱的入黨申請書。他說,加入黨組織一直是他的心愿,他也一直用行動努力向黨組織靠攏。此次支援武漢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經歷,也是一次組織考驗。交了入黨申請書后,他又忘情投入到患者救治工作中,默默地用行動來詮釋他對黨的一片忠誠之心。

謝漢生醫生的入黨申請書
還有呼吸危重癥護理出身的應秀紅護師,在武漢戰場上一如繼往地發揮著光和熱。他們從武漢中心醫院到轉戰武漢金銀潭醫院,用最快的速度適應并開展工作。每個班5-12小時不等,憋悶的防護服、不規律的作息、上班時控制進食飲水的困擾、地域氣候差異的不適應等等,在他們口中卻變得云淡風輕,“一切安好”“我沒事”“能克服”。
馳援宜昌——10名干將戮力同心并肩戰疫
一省包一市,我省對口支援宜昌。2月11日,由康德智院長親自掛帥的134人“附一精英天團”響應號召出征宜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10名骨干隨隊參戰。此時此刻因為同一件戎裝,他們都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奔赴前線的白衣戰士。
在出征的醫護人員中,一頭華發的陳公平主任格外醒目,他是一名參加過“非典”抗戰的老將。上午8點多,陳主任正在看門診,突然接到上午出發支援宜昌的消息。他二話沒說一口答應,隨即認真細致交接手頭的工作,并回病房特別交代加強RICU里幾位危重患者的病情觀察,隨后他又前往呼吸二區(感染科)隔離病房,鼓勵當班的醫護人員堅守崗位,注意防護。作為科室行政副主任和省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成員,他已經連工作20多天,沒有很好地休息。他一向溫文爾雅,淡定從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隔離病房的護士們親切地稱他為“定心丸”,只要看到他的身影,大家就安心了。面對鏡頭陳主任依然如故,微笑著與前來送行的同事握手告別。

陳公平主任出發前照片
從閩南分院趕回福州的“波哥”——丁海波副主任醫師干脆剃光了頭發。他在召集第一批支援隊員時就報名,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的“波哥”意味深長地說,武漢是他的第二故鄉,培養他成為了一名醫生。此時湖北有難,他應該去盡自己的一份力。自報名之日起他就做好了隨時出征的準備,把臥病在床的父親和年幼的孩子托付給妻子照料。

丁海波副主任醫師出發前的照片
出征前兩個小時,金詠絮副主任醫師背著行李,還在病房里跟家屬交流。視病人如親人的金主任,因為不忍心拒絕患者等待,她經常將上午的門診時間延長1個多小時至下午1點多。上夜的護士來接班時,時常會看到她在加班加點為患者做支氣管鏡,幾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出發前為金主任送行的醫護人員很多,大家拉著她的手舍不得松開,無奈“留戀處,蘭舟催發”。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兩名最美主治醫師——王彩云和呂曉婷也在出征隊伍中。溫柔細膩,對人從來都是笑臉相迎的王彩云因為疫情提前結束下鄉返崗工作。家在外地的她,此次出發時間緊迫,沒來得及跟家人孩子道別。她說,“相較之下,家里的事都是小事,我能安排得過來”。2003年“非典”時,參加高考并力排眾議報名學醫的呂曉婷,因工作出色剛在2019年全院表彰大會中被評為“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她外表溫柔,骨子里卻有著一股豪氣,出發前她在朋友圈寫道:“大丈夫當生居天地間,不日再會!”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當之無愧的“女俠”呼之欲出!
“剪這個頭發花了我畢生的勇氣”“變成假小子了”,看到飄逸長發變成男士短發的薛姐(薛楓護士長)和“三寶媽”(陳思主管護師)時,呼吸小護群里偷偷流淚的小姐妹不少,只有兩位“女主角”在群里輕松自嘲。她們一位是從業至今始終美麗優雅的護理禮儀內訓師,一位是撇下三個年幼小娃的精致愛美潮媽。若不是使命高于一切,誰又能下得了如此“狠心”。進修歸來不久的江姐姐(江鶯主管護師)也在第一時間報名,她說:“現在正是我學有所用之時,沒有人比我更適合了,如果我不去,我會愧對醫院的栽培!”得知支援宜昌時,她說,那一刻內心瞬間像穿上了一層鎧甲,這種即將應戰的緊迫讓她內心變得更加強大。RICU的兩位護理骨干陳立偉主管護師和王岑護師毛遂自薦加入出征隊伍。陳立偉兒子剛滿周歲,臨行前正和姐姐交待母親預約月底更換心臟起搏器的事。王岑雖是“90后”,但工作細致,業務能力強,她耐心做通父母工作,堅持出征,出發前認真將負責的科室考勤申報和工會下達的任務進行交班。

薛楓、陳思、金詠絮、江鶯出發前合影
助力莆田——未曾想以這種特殊方式回鄉
堅守福州——扛起責任保障本部高效運轉
此次疫情,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首當其沖,位于抗戰第一線。為了支援抗疫前線,科室一共抽調了15名骨干,整個科室仿佛一下子“掏空了”。但在醫院領導班子的大力領導和高效協調下,在各兄弟科室的鼎力相助下,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三個病區診療護理工作仍然有序、有效、有力開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身兼科室主任和福建省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副組長的林其昌主任,作為在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大家長”,他從大局出發,堅決貫徹落實院黨委各項要求,積極組織安排,盡最大力量,將一批批“愛將”送上前線。他時刻關心參戰同事的工作和身體狀況,“后方再難也沒有前線艱苦,前線的同事要注意身體!”每天晚上,忙碌一天的他都會細心叮囑前線同事。同時他抽出時間逐個慰問援鄂隊員家屬,了解家中是否有困難,為前線的戰士們解決后顧之憂。面對科室人手不足壓力,他合理調度,帶領大家共渡難關,保障科室高效運轉。他自己以身作則,做了腰椎手術的他在遠程指導中心一坐就是一整天,時刻關注指導全省各地疫情防治情況,通過遠程會診積極指導救治。
其他堅守本部的兄弟姐妹們也默默地把責任和任務一并扛在肩上。黃志華主任心無旁騖堅守崗位;身兼多職的鄧朝勝主任比之前更加忙碌;自家先生奔赴前線的黃建釵和黃杰鳳均把孩子交給家里老人,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科室工作;年輕的醫生更是以科室為家,堅守一線。羅利護士長有條不紊地做好呼吸一區與RICU兩個病區護理管理工作,調配人員,安排物資,協調護患關系,忙碌的身影在兩個病區間來回穿梭。還有一群無時無刻不在照護鼓勵患者的護士姐妹們,尤其是隔離病房的姐妹們,放棄了與家人的團聚,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始終堅守在本院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不論遇到何種狀況,她們永遠都相互扶持、鼓勁:“相信我們的醫生,相信我們的主任”“護士長放心,我們會照顧好家里,等著您們平安歸來”。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兄弟姐妹,分赴四地,他們正在用篤定的前行,平凡的堅守,辛勤的汗水,默默的努力,同心書寫并肩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篇章。在他們心中,使命高于一切,若問歸期未有期,不破疫情終不還!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紀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