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牽動了億萬人民的心。
1月27日至今,我院急診科分別派出了兩批精銳出征湖北,支援抗疫。白衣下,他們是一群平凡的人,卻有著不平凡的故事。
先行者——林忠厚
急診科新任副護士長林忠厚,是這次“戰疫”的先行者。我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厚哥”,現在已是擁有兩個寶貝女兒的父親。在汶川地震那年,厚哥積極出征,這回他還是義無反顧選擇“逆行”。1月27日上午,他作為福建省第一批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醫療隊員的成員,出征武漢。當詢問近況時,厚哥告訴我們:同行的11位戰友都安好;臨床、護理、院感都順利進行,共收住院病人114人,今天出院了10多個病人,大進大出,目前為止共治愈63人。
厚哥加油!我們等你回來!
引領者——林振呂
林振呂是急診科的主任,但是我們更喜歡叫他“阿呂哥”,他不僅是我們的主任,更像我們的老大哥,一路帶領我們前行。這次他作為福建對口支援宜昌首批支援隊的一員,出征湖北。
在宜昌的采訪中他說:既然我們來到了這里,我們就是帶著責任來的,和宜昌的同仁們共同抗擊疫情,戰勝疫情。
呂哥加油,不愧是我們急診科“男神”!
頑固者——郭平清
數次請戰的郭平清,今年57歲了,平日里我們喊他“老郭”。他應該是這次醫療隊中年齡最長的一位了,同時也是一位老黨員。看到疫情肆虐,他焦急萬分,多次報名寫下“請戰書”要求到前線去支援。這次支援宜昌,“頑固”的他更是奮不顧身,剃了個大光頭,背上物資義無反顧的出發了。
老郭加油!不善言辭的“耿直老男孩”。
寡言者——陳云飛
陳云飛,一位年輕的急診科醫生,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他總是默默地做事情,平時工作中掛在嘴上的也都是患者和病情,他總是彬彬有禮地對待每一位同事,當我向他詢問近況時,他說:“還好,上班不能帶手機,不能拍照。”真的是一個“耿Boy”,但我相信,因為他的認真嚴謹,所以不善言辭;因為他的努力鉆研,所以不善言辭。
云飛加油,期待你回來時候的暢所欲言。
身藏小宇宙——鄧美玲
鄧美玲護士,一位80尾巴的女孩,科室同事都叫她“阿鄧”,別看她瘦瘦的,身體內卻蘊含著大大的能量。
當她知道援鄂報名時,她是這樣跟護士長說的:“護士長,有需要可以考慮我,呼吸治療師、主管已過,不是獨生女,健康狀況穩定。”簡簡單單幾個字,讓人又感動又感傷。
拿到出征通知,但依舊奮戰在急診一線,錯過了醫院的集體理發,出征前她喊來“閨蜜”為自己斷去長發,“我從來沒有剪過這樣的頭發”她的朋友圈這樣寫到。到了宜昌,為了更好地佩戴防護用具,她前前后后修剪了三回,甚至還剃出了血,“我快要把自己的頭剃禿了,好丑的”戲謔中她發微信跟我們報平安。昨日,阿鄧已進入病房開展工作,“這里有很多呼吸機,跟我們的不太一樣,我們會加油的。”
阿鄧加油,待到穿暖花開,剃去的長發會變回來的,等你回來了我們一起吃火鍋!!!
好兄弟一起上——陳建邦、諶瑞福
陳建邦、諶瑞福兩位都是90后的陽光小伙子,也是大學同學,他們一起畢業參加工作,更巧的是一起來到急診科。
飛機落地宜昌,接受記者采訪,被問到家人,建邦說:“我走之前錄了好多孩子跟老婆的視頻,想他們了可以拿出來看看。”
“我成了大光頭了”,瑞福在科室群里說。為了工作需要,他們都剃了頭,成了最帥少年。為了這次戰疫,他們從奶爸轉變成白衣戰士。為了更多人的利益,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家庭。他們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妻兒的丈夫。因為南丁格爾的誓言,他們義無反顧,沖鋒在前。
建邦、瑞福加油!最美的逆行少年!
急診的孩子們
你們在前線英勇戰“疫”,也一定記得保護好自己。
我們在家里等你們平安歸來!!
急診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