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固原市原州區人民醫院普外科收治了一名甲狀腺疾病患者,他的脖子上,長了一個巨大“包塊”。據病人自己回憶,這個“包塊”發現差不多有十余年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入院后,醫生們為患者進行了甲狀腺彩超檢查,根據彩超提示,雙側甲狀腺多發混合回聲結節;進一步的頸部CT平掃則提示,這個巨大包塊向胸骨后延伸,醫學上稱為“胸骨后甲狀腺腫”。
因患病時間長,病情復雜,手術難度較大,固原市原州區人民醫院特邀請了我院甲狀腺乳腺外科行政主任陳祥錦教授進行會診。
陳祥錦教授介紹,胸骨后甲狀腺腫是指胸骨后縱隔區域的甲狀腺腫,發生率占甲狀腺腫的1%~15%,胸骨后甲狀腺腫物因位于胸骨后方胸廓入口,位置深,隱秘性強,若非部分腫瘤向體表方向生長,有時候較難自主發現,易造成氣管、食管、頸部大血管的壓迫,危害性大,手術難度高,所以一旦發現,應及時手術治療。
陳祥錦教授在看完相關病歷資料后表示,該患者具有手術指征,并愿積極配合前往固原市原州區人民醫院開展醫療扶貧工作,為該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
陳祥錦教授一到固原市原州區人民醫院,就先給普外科同道們開了一場學術講座,與會醫師們紛紛表示收獲頗多。第二天,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工作,由陳祥錦教授主刀為該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術中發現患者左側甲狀腺腫瘤的下極向胸骨后延伸,局部血供豐富,極易出血,手術難度大,但陳祥錦教授憑借高超的手術技藝,歷時1個多小時,將這個困擾患者十余年的巨大“包塊”順利拿下,術后2天,患者拔除頸部引流管順利出院。

陳祥錦教授為患者手術

術后合影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西海固這片貧瘠的土地上,中央先后啟動“三西扶貧開發計劃”“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實施了“西部大開發”重大戰略,六盤山下,賀蘭山麓,閩寧協作至今已有20余年。我院甲狀腺乳腺外科在“閩寧協作,對口幫扶”的總體要求下,按照附一醫院整體工作的部署,不顧當時大雪封山的惡劣天氣,克服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難,積極響應對口單位醫療扶貧工作的號召,前往固原市原州區人民醫院開展醫療扶貧工作,指導完成高難度甲狀腺外科手術,讓當地患者在家門口就可以治好疑難雜癥,用實際行動踐行紅色革命精神。
正所謂“閩寧結對子,回漢一家親”,我們也希望能夠借助閩寧幫扶合作平臺,繼續加強交流協作,在醫療服務、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給予最大的幫助和支持,共同為提高固原市老百姓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做出最大努力。
甲狀腺乳腺外科 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