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過去的10來天全國人民時時刻刻心系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自媒體各種信息鋪天蓋地,看著確診的患者越來越多,揪心不已。我也時刻關注疫情變化,作為呼吸科醫生、2019新冠肺炎會診專家,也常常有親朋好友咨詢各種關于病毒的問題,在國家延長春節假期,一直呼吁春節期間要“宅”--自我隔離的情況下,仍有一些人,特別是來自疫區的人不重視,想著法子外出、會見親友、聚餐、打麻將等;看著近期發病例數不斷刷新,真是讓人揪心。結合流行病學知識,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隔離的重要性。
目前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口罩售罄,人人自危,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的多種傳播途徑,包括呼吸道飛沫、接觸傳播等,我們真的束手無策嗎?實際上應對這種突然暴發的傳染病,除了我們知難而上,勇敢面對,另外最重要的就是不必恐慌、科學防控!人類掌握的最古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隔離。
“隔離”這個詞說起來通俗,但背后的醫學原理是很深刻的,傳染病暴發的核心在于它的傳染性,能夠從一個人直接或間接地傳遞給另一個人或者更多的人,如果一個患上傳染病的人不能傳播給其他人,這種疾病就會慢慢消失。因此在目前我們沒有直接殺滅病毒的藥物或者預防的疫苗研發出來、我們尚無特效的“戰斗利器”的情況下,最重要的是把盾牌做結實--隔離,這樣,讓已患病的人不能繼續傳播,還未患病的人不會被傳染,那樣我們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蔓延。
傳染病三要素包括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那么隔離的核心就包括以下三點:
1、找到和管理傳染源:醫務人員及科學家們已經明確新型冠狀病毒就是此次傳染病暴發的病原體,將已經患病或者疑似的患者盡快識別并隔離治療,就起到這個作用。但是,目前有一些病例找不到傳染源, 那么下一招就特別特別重要~~
2、切斷傳播途徑:作為一種呼吸道疾病,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已知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及接觸傳播,其他傳播途徑正在研究。人們接觸到病毒需要時間繁殖到一定的數量才會導致明顯癥狀。一般來說,宿主攜帶的病毒量越多,對外的傳染性就越強。大部分傳染病在潛伏期是不對外傳染的,但本次疫情與其他傳染病如“非典”(SARS)有不同之處,潛伏期的患者也能傳染別人!潛伏期也傳染,一方面造成預防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容易增加患病人數,所以目前確診患者遠高于SARS,潛伏期能傳染的也多是密切接觸而沒有防護和自我隔離的人,如杭州一家企業30個人開會11人被傳染,一女子武漢回安陽后5個親屬發病自己沒有發病…所以國家果斷做出措施,對患者和親密接觸者實施醫學隔離。自我隔離包括主動保持和別人1.5米左右的距離,戴口罩,衣、帽、鞋等等個人用品保持衛生,避免交叉感染等。做好了自我隔離就自然減少了飛沫、接觸及其他相關的傳播途徑。目前已知新型冠狀病毒最長潛伏期約14天左右,這就是一直強調隔離14天的意義所在!!! 所以,隔離、自我隔離~~
3、保護易感人群:目前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很強,容易人傳人,下至嬰幼兒上至老年人都是容易感染的人群,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自我防護,公共場所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出行,不扎堆,不聚餐,鍛煉身體,保持良好心態,回到上述第二點:自我隔離一段時間…
所以,在前線的醫務人員與病毒爭分奪秒做戰的同時,每一個人都要理解并響應國家的號召,做好自我隔離并督促家人做好防護隔離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自我隔離有助于切斷傳播途徑,不僅為自己,也為社會做貢獻!在習近平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的領導下,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鄧朝勝
福建省老年醫院 陳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