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2019WFNS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全球特別大會在北京的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康德智教授,出席本次大會并接受了《神外前沿》新媒體的訪談,介紹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中溶栓、取栓技術的重要性,目前該領域中最需要解決的就是管理和技術規范問題。另外,康德智教授也介紹了該院神經外科的學科建設情況,目前正在積極建設國內領先的融合了術中MRI、DSA和CT“三合一”的復合手術室。
以下是訪談全文:
神外前沿: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的救治,溶栓是第一位的,但我聽說溶栓如果出了問題比如引發了出血,神經外科一般不愿意給兜底,您作為院長,又是神外醫生,在本院怎么處理類似的腦卒中救治流程的問題?
康德智:現在國家成立了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簡稱腦防委,很重視這方面工作,要求各地最好是以卒中中心模式來治療這個病。既然是中心,那就不是一個科了,不是你兜底不兜底的問題了,醫院就應有這樣一個多學科團隊,包括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急診、影像、介入、檢驗、超聲,甚至心血管、內分泌、康復等科室。團隊的每一個成員的任務是事先界定好的,救治流程也是事先規定好的,一切體現以病人為中心,各學科密切配合。
神外前沿:以貴院為例,按就要派神外醫生加入卒中中心的團隊?
康德智:各個醫院組織形式不太一樣,有的醫院是以神經內科為主,如果有出血了,外科幫助進一步處理;有的是內科外科輪流,排班輪到誰就誰治。但溶栓一定是神經內科做,取栓則可能是內科、外科或者介入科做。有些醫院形成了團隊,會一起討論方案,如果要取栓,那輪到誰值班誰就取栓。當然,最理想的是成立一個腦血管病中心,不分內科外科。但實際上現在國內還有困難,盡管有很多腦血管病中心,但如果不是歸屬神外也不是神內醫生,而就是腦血管病醫生,那要評職稱都沒地方評,所以醫生還是歸屬于神內或神外,只不過同在腦血管病中心這一個地點來工作,統一指揮,既合作又分工。我院的卒中中心,神經內、外科均參與其中,通過制度和流程的設定,確保高效融合和高質量救治,并有安全保障。就全國而言,目前尚難以統一的模式運行,可按全國統一的規范和標準為指導,因地制宜地實施。先做起來很重要,然后才是規范和提高。
神外前沿:是否認為溶栓很重要?因為溶栓開展容易,做好難,好像也很容易出問題?
康德智:對急性腦梗,溶栓絕對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出問題是因為沒有按照規范執行,不是溶栓手段問題,這個手段沒有問題。因此,腦防委一直高度重視在全國推廣診療規范,現在新版規范馬上就要出來了。目前,我們國家的溶栓率雖然已有提高,但還是太低了,美國可以達到20%到40%,我們3%都達不到。
神外前沿:腦卒中大約三分之二是缺血性的,三分之一是出血性的,出血性的首診是神外,缺血性的第一步應該是溶栓,如果溶栓超時間窗了,再選擇取栓?
康德智:急性腦梗,在時間窗內先進行靜脈溶栓,必要時再橋接動脈取栓。如超過溶栓時間窗,又在取栓時間窗內,就直接取栓。有主張一步到位直接選擇取栓的,但是這個觀點目前沒得到公認。溶栓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了,一些地方沒做好,是因為沒有按規范來做。溶栓的療效沒問題,是國際上公認的。
神外前沿:溶栓的療效的認可度,遠遠高于高血壓腦出血的外科干預?
康德智:是的。關于高血壓腦出血的外科干預,我國比歐美國家持更積極的態度,更多的臨床研究在進行中。
神外前沿:貴院的腦卒中治療情況如何,腦卒中中心是如何建設的?
康德智:我們也是以卒中中心這種多學科合作的模式來來診治腦卒中的,而且我們整個過程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可以實現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參與卒中中中心的科室和個人工作業績,都進行排名并定期公布。在國家腦防委每月及年底綜合排名公布的“排行榜”中,我院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其實,腦卒中救治,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管理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因為任何一個學科單獨去做都做不好,一定要有行政統籌,將其變成一個整體,既串聯又并聯,實現有序、高效的運行。
神外前沿:目前腦防委在腦卒中的救治上,重點在推哪些技術?
康德智:對缺血性腦卒中推的適宜技術,主要是靜脈溶栓和動脈取栓,以及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對出血性腦卒中推的適宜技術,主要包括腦動脈瘤夾閉和血管內治療技術以及高血壓腦出血的診治規范。此外,在篩查、診斷和監測方面,還推血管超聲以及放射影像等技術。
神外前沿:2004年,您把神經外科的各個亞專科建立起來了,發展到現在是一個什么狀態?
康德智:我們每個專業每年都有規劃、有目標、有任務的,實行專業組長負責制,三年為一個聘期,如果沒達標就要換掉。目前,我們在腦血管、顱底、神經重癥、功能神外和內鏡技術應用等方面,發展比較迅猛。在腦膠質瘤、垂體瘤的專病診治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硬件條件上,已達國內一流水平。新的神外復合手術室即將落成,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內的復合手術室通常就是一臺DSA或一臺術中磁共振,我們是DSA、術中磁共振和CT全部都科學整合在手術室里面。另外顱腦神外和脊柱的手術機器人我們都有。
神外前沿:術中磁共振是神外管理還是影像科管理?
康德智:我們是影像科管,不做手術的時候可以對外使用。我們的術中磁共振本身就有兩個通道,開另外一個門,就可以對外了。
神外前沿:腦卒中好像技術上沒有太多高大上的技術,感覺業界不是很關注?
康德智:國人死亡第一原因不是腫瘤,也不是外傷,而是腦卒中。排在人群死亡第一原因的疾病,我們醫生不能不去關注。醫生如果只關注復雜的疾病,而不關注那些影響人群生命和生存質量的常見病,我覺得是職業缺失。可能有人覺得溶栓、取栓、腦出血治療這些技術不夠“高大上”,都是“小醫生”做的。我認為,能保人群健康,救病人于危及的技術,就是“高大上”的,就應該積極地、規范地使用。這是醫生職業的使然,也是建設健康中國的使命。
來源:神外前沿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