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拿手術刀的手,抓起畫筆,會產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當如聽“天書”的病情講解,變成一張張淺顯易懂的簡筆畫,又會在醫患之間搭起怎樣的一座橋梁?
附一醫院的醫護圈里,隱藏著一群“被醫生護士耽誤的畫家”,他們用繪畫改變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交流方式,讓彼此之間,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也多了一份溫情。
附一醫院心外科的林善明醫生,一系列心臟素描圖堪比教科書


除了醫生,不少與患者朝夕相處的護士,也用畫筆與患者溝通。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的護士嚴曉莉就是其中一員。

31歲的她已經做了7年護士,學生時代拿了不少繪畫的獎項。而她在醫院的“成名作”,是一張直腸指檢示意圖,已經在檢查室的墻上掛了好些年。

嚴曉莉說,泌尿外科是個讓不少患者感覺有些“尷尬”的科室,尤其是做直腸指檢的時候,醫生要用手從患者的肛門探入,不少患者都會緊張。而在檢查前,患者需要把褲子脫了、臀部朝外躺著,膝蓋和手的姿勢都有規定,氣氛很尷尬。
“患者需要裸著,掛照片會引起不適,所以我就想著用素描畫一幅示意圖,這樣患者一眼就能理解,也好接受。”嚴曉莉說道。果然,此畫一出,患者們都能秒懂,之前那些尷尬的情況很少出現了。
醫生有三寶
語言,藥物,手術刀
繪畫也是一種語言
愿這些有愛的科普畫
讓患者更懂醫學
拉進醫患之間的距離
加油吧!
醫療界的靈魂畫手們!
為你們打call!
來源:海峽都市報(作者:夏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