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這個給你。我今天就要出院了,謝謝你們!”說著6歲的小鑫雨(化名)從身后掏出了一個信封。我打開一看,兩幅色彩斑斕的畫映入眼簾,稚嫩的筆觸,描繪出醫(yī)生、護士人工作的場景,雖然沒有華麗的文字,卻無處不透露出最純真、樸素的感激之情。


當我第一次接觸小鑫雨時,只能用“意外”來形容。要知道,在肝內(nèi)科,很多人都是“談肝色變”。對醫(yī)學知識的缺乏、對疾病的恐懼總是圍繞著每個住進我們科的患者及家屬,更何況是一個6周歲的小姑娘。
但小鑫雨看見醫(yī)護人員時,沒有恐懼、排斥,積極配合檢查和治療,即使在高燒39.8度的情況下,也不哭不鬧。有一回,我凌晨夜班為她抽血,十多根試管與她小小的身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接過她伸出的手臂,滿是針眼的手臂,讓我著實心疼。她奶奶告訴我,孩子已經(jīng)在外院治療很多天了。這時我耳邊響起一個稚嫩卻堅強的聲音“沒關(guān)系,阿姨,我不怕疼!”啊?這竟然是小鑫雨在安慰我!
在病房里,她的天真和可愛給我們留下許多難忘回憶,也給同病房的叔叔阿姨和爺爺奶奶們帶來歡聲笑語。治療的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在陳靖主任及全體醫(yī)護人員的努力下,小鑫雨找出病因,很快康復,即將出院了。回家之前,她用這兩幅畫作為大家她用這幅畫作為大家留下與病魔斗爭的鼓勵。奶奶說,這是小鑫雨在沒人指導的前提下,自由發(fā)揮的作品。也是她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和贊許。
親手收到小鑫雨的這幅畫,看著她的微笑,我為之動容。作為一名普通的護士,看到醫(yī)患關(guān)系變得融洽,很是欣慰、感動。白色的病房里,平凡的崗位中,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沒有喝彩。但這封充滿色彩的感謝信,讓我在一瞬間看到了生命春天里的繽紛多彩。
53區(qū)肝內(nèi)科 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