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老百姓就醫時,最不想去的地方可能就是醫院的廁所。因為在以往的印象中,醫院的廁所便池久壞不修、女廁永遠排隊、氣味讓人窒息……為改善這種情況,改變患者對醫院廁所的老印象,醫院組織各部門在門診大樓全面推行“廁所革命”,為患者提供整潔、舒適的如廁環境,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建立督促管理機制
一大早,來到醫院門診就看到廁所管理員王阿姨在記錄剛剛打掃好的廁所衛生情況,并時不時地往廁所內張望,觀察是否有遺漏的地方。“王阿姨你怎么這么緊張呀?是不是有領導要來呀?”
“不是的,我收到通知,醫院最近開始推行‘廁所革命’,現在全院23個公共衛生間都張貼了管理監督欄。你看,這欄上寫了衛生標準和管理標準,還有專人定期對公共衛生間進行巡查,不定期抽查衛生清潔情況,并記錄在冊。”說話間隙,王阿姨又瞄了一眼廁所。
走上門診二樓,便民門診患者們在分享最近的病情,還有最近在醫院的新鮮事。“你們有沒有發現最近醫院的廁所好像干凈了不少,之前我上廁所的門板都是壞的,現在全修好了”“是啊,是啊,我感覺氣味好像也沒有那么沖了!
新舊兩手抓
據工作人員介紹,醫院在推行“廁所革命”后,對門診大樓16個公共衛生間及外科樓2-5層公共衛生間進行全面翻新改造,將所有發霉、發黃、破損的吊頂、燈具及老舊破損的便器、隔斷、門板、洗手池、鏡子、防滑地墊等進行全面地維修更換。針對公共衛生間空氣質量不佳,還通過“三套組合拳”:在衛生間內放置除臭球及香盒、加裝或改造負壓排氣系統,在人流量大的公共衛生間增設超聲波除臭器來聯合改善。
改變的不僅僅只有之前那些呼聲最高的痼疾,附一醫院的工作人員們考慮到門診患者檢查時還需取樣,附一醫院還特地在門診1-2樓公共衛生間裝設了標本擺放架,解決患者取樣后無處安放的問題。另外,還在每間廁所擺放了綠植,打破醫院沉悶的氣氛,同時促進空氣的流通轉換。
文明如廁共同努力
可只依靠保潔人員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一些如廁人員方便后不沖水一走了之,造成保潔空檔。為此,工作人員在廁所的水電開關、供水設備等地張貼80個節約標識,并在洗手臺前張貼文明宣傳標語,希望借此提醒因著急看病而做出不文明行為的患者及家屬。
“廁所革命”不是一朝一夕,它是改善醫療服務、提升患者滿意度、創建文化附一的實踐行動,也是一場持久戰,只有踏踏實實,持之以恒,才能真正讓老百姓滿意。




后勤管理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