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我院康復醫學科再次作為中國國際言語語言聽力協會CISHA授權的中國“言語語言治療周”暨ICP國際溝通項目公益行動福建省牽頭單位,攜手福建醫科大學醫學技術與工程學院、福建省海醫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護理學會科普教育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基地及內科第一黨支部等二十多家學校、醫院、機構,為因各種原因飽受溝通、言語、吞咽、認知、心理問題困擾的患者及家屬提供公益醫療服務。
副院長林章雅教授出席公益講座開幕式并致辭。來自各兄弟醫院的專家、言語治療師親臨授課,就吞咽障礙、認知障礙、構音障礙、失語癥、兒童語言障礙、心理障礙、腦卒中二級預防等相關診療知識進行圖文并茂、深入淺出的講解。豐富且貼近患者需求的內容獲得了現場聽眾的肯定和掌聲,講座比原計劃延長了一個多小時。

副院長林章雅教授出席公益講座開幕式并致辭

康復科主任倪雋主持開幕式

倪雋主任代表項目組感謝醫院領導對活動的大力支持
義診活動由內一支部書記陳云芳帶隊,帶領科室黨員業務骨干與省內多家醫院醫師、康復治療師共同參加此次活動。義診現場人頭攢動,康復醫學科主任倪雋、黃德清主任,神經內科蔡斌主任、康復科程曉平治療師等為慕名前來問診的患者及家屬熱心解答,發放科普宣傳資料。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福州第一幫幫團、福州晚報、東南快報等多家媒體對此次活動進行了深入采訪及報道,進一步擴大了本次活動的影響力。

倪雋主任做公益講座

公益講座合照

義診專家為慕名前來問診的患者及家屬熱心解答

倪雋主任為患者做吞咽功能評

康復科陳云芳總護士長為義診群眾測量血壓,護理咨詢、科普宣教

倪雋主任接受福州幫幫團采訪

義診合照
本次活動在為廣大患者服務的同時,也增進了福建省言語語言康復工作院際間的互相了解、取長補短,共同把福建省的言語吞咽康復治療工作開展得更好。
相關鏈接:中國“言語語言治療周”暨全球ICP項目公益行動簡介
推動一個行業的發展,首要任務離不開提高整個行業的社會認知度。“國際溝通項目”(簡稱ICP)便是提高溝通障礙公眾認識度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中國國際言語語言聽力協會(簡稱CISHA)于 2014 年 5 月加入了規模空前的全球 ICP行動,倡議每年五月的第二周為“言語語言治療周”,由CISHA統一提供專業科普資料宣傳小冊子及其他活動用品等,各單位根據自己單位時間在ST周時間內于當地開展一系列言語語言治療科普宣傳活動,活動形式各單位可以自行發揮、多種創意,從而盡可能讓中國老百姓都認識到:專業與及時的言語語言治療可以極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為他們的將來帶來無限的可能。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簡介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是福建省省級綜合三甲醫院康復醫學科建科最早、病房成立最早、康復治療部分工最細致、專業言語治療師最多的科室。多次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在福建省具有良好的影響力。科室的言語治療工作在福建省內開展最全面、最深入、最細致,且與多個臨床科室及外院合作交流頻繁。科室在全省康復領域的科研實力位居前列。目前科室多項技術在福建省處于領先地位。
科室于2003年成立言語治療部,現有康復醫生2人,言語治療師共3人,呼吸治療師1人,其中碩士2人,中級職稱2人。主要開展失語癥、構音障礙、嗓音障礙、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吞咽障礙、認知障礙、心理障礙、肺功能障礙等方面的評估與治療工作,年治療量約9000人次。除了應用專業表格評估和行為學治療外,還應用言語障礙診治儀、漢語失語癥心理語言認知評價與治療系統、語言障礙診治儀、聲帶麻痹電刺激技術、經顱磁刺激、經顱直流電刺激、神經肌肉電刺激、順氣儀-體外膈肌起搏器、球囊擴張、吞咽說話瓣膜、吞咽造影檢查、喉內窺鏡吞咽檢、肺功能測定儀等進行評估與治療。言語治療部多次在全省學術會議或學習班上做學術報告,多次參加“言語語言治療周”活動及“世界嗓音日”義診活動,在省內推廣先進的康復技術與理念,且多次參加國內學術活動學習交流,并將先進的治療理念與技術應用到臨床工作中。科室王志勇主治醫師、張翠翠治療師、吳林林治療師等人參加華南區2018年首屆吞咽障礙技能大賽決賽團隊賽獲得特等獎、最佳人氣獎。2018年參加全國吞咽障礙康復技能大賽總決賽獲得二等獎。在籌辦本次活動的過程中,我院康復科團隊積極熱情參與,通過本次活動交流和相互借鑒,為福建省各單位言語語言診治的臨床工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康復醫學科 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