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清晨,一陣急促的警鈴聲在我院急診科門口戛然而止,從120急救車送下來的病人并沒有像往常一樣被送進急診科搶救室,而是直接送往介入手術室。據悉,3小時前,患者林先生突發胸口劇痛,大汗淋漓,伴瀕死感且癥狀持續,不能緩解。經當地縣醫院急診科查肌鈣蛋白和心電圖,診斷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該病是冠心病最危急、最嚴重的一種類型,死亡率極高。
當地縣醫院立即通過胸痛中心急救系統向我院心內科發出求助。當日二線值班的副主任醫師謝泓及住院總醫師李愛娜了解情況后當即決定將患者轉入我院,備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而值急診介入班的彭峰副主任醫師和蔡瀚醫師得知消息后也立即趕往待命。風馳電掣的120急救車一到達醫院后,接診醫生立即將林先生送往介入手術室。不料,術中冠脈造影提示林先生為極其罕見的“右位心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手術的操作難度。憑借心內科介入組醫護人員平日的訓練有素和嫻熟配合,很快就為林先生開通了“犯罪血管”——右冠狀動脈,從進入醫院大門至球囊打通血管的時間(D-to-B)僅僅60分鐘(國際標準為<90分鐘)。
在開通“犯罪血管”后,林先生出現應激性潰瘍,嘔吐大量鮮血,被緊急送至心內科重癥監護病房(CCU)搶救。消化內科鄭瑋瑋醫師為林先生在床邊行急診消化內鏡并在內鏡下止血,這才停止了嘔血。同時,林先生還合并嚴重的肺部感染和心衰,經過呼吸內科陳公平主任醫師多次精準調整抗生素和心內科重癥醫學團隊的精細救治,術后第11天,患者肺部感染和心衰就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并于1月29日進行了第二次PCI治療。距急診手術后第13天,林先生病情穩定,順利出院。
術前冠脈造影提示右冠狀動脈彌漫性病變 術后冠脈造影提示右冠狀動脈血流通暢
彭峰介紹,鏡像右位心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心血管病,由胚胎發育過程中內臟旋轉發生障礙造成。該例患者除了患有罕見的右位心,還合并了急性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心衰,病情復雜且危重。此次搶救,我院心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等多學科迎難而上、團結緊密合作,先后進行急診PCI,急診床邊胃鏡等高危疑難手術與操作,充分體現了我院完善的急危重癥救治體系,成熟的多學科救治能力和強大的綜合實力。
胸痛中心介紹:
我院胸痛中心為福州市第一家通過國家胸痛中心認證、第一家成為中國胸痛中心示范基地的專業機構。胸痛中心的建設是衡量我院建設高水平醫院的重要標志之一。胸痛中心成立4年來,年PCI量達1000例,年急診PCI量達200余例,常規可完成代表當今冠心病介入治療領域最尖端的技術,如慢性完全閉塞性病變介入治療、冠狀動脈旋磨術、無保護左主干介入治療等。
心血管內科 蔡瀚、柴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