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呈持續增高態勢。2002年我國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已達18.8%,估計目前全國現患高血壓有2億人,每10個成人中有2人是高血壓。北方局部地區,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達30%。近年來中國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專業團體和各種媒體雖然很重視高血壓的防治工作,但我國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仍然很低。根據2000年調查以上三率分別為30%、25%和6%。
高血壓對人們的危害不僅僅是血壓異常升高,更重要在于它能引起心、腦、腎、血管的損害,如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動脈硬化、夾層動脈瘤等。所以高血壓是腦卒中、心臟病和腎臟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由于我國人群高血壓控制率不高,故心腦血管發病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估計每年新發腦卒中200萬人,新發心肌梗死50萬人。腦卒中現患700萬人,心力衰竭現患400多萬人,心肌梗死現患200萬人。每年心腦血管病死亡300萬人,其中一半與高血壓有關。
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是比較明確的,如長期高鹽飲食、長期過量飲酒、抽煙、超重以及肥胖,另外,長期久坐不動和長期精神過度緊張等也容易導致高血壓的發生。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的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它被稱為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它不僅適用冠心病,同樣也適用于高血壓的一級預防。
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鈉鹽攝入量與血壓水平密切相關。減少鈉鹽攝入量,可降低人群血壓水平,減少高血壓的發生。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強調要從多方面入手,但限制鈉鹽的攝入量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鈉鹽是維持人體細胞生命活動必須的物質,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調節人體水分的均勻分布和維持體液平衡。因此適量的鈉鹽攝入量是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須的物質。但是,過量的鈉鹽攝入就會導致不良的反應,如血壓升高。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居住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鈉鹽攝入較低,他們的血壓也偏低。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天攝入食鹽在3克以下地區,人群平均血壓較低,高血壓患病率也較低;每天攝入食鹽在6-8克的地區人群血壓相應較高;而每天食鹽攝入達20克的地區,高血壓患病率高得驚人,患高血壓并發癥的人數也相應增多。多項人群干預研究證明,減少鈉鹽攝入后可以有效降低血壓。人們的治療試驗研究提示,鈉鹽攝入量從每天10-12克減少到每天5-6克,一個月后可使高血壓人群的血壓平均下降7毫米汞柱,使正常血壓人群血壓水平下降4毫米汞柱。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它在人體內主要以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形式存在于細胞外液中。當鈉和氯離子過多時,易引起水鈉潴留,導致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壓升高;而細胞外液中鈉離子增加,鈉離子易跑到細胞內,水也跟著跑了進來,結果細胞發生腫脹,包括小動脈平滑肌細胞腫脹,這樣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壓升高;由于小動脈平滑肌細胞腫脹,增強了血管對兒茶酚胺類縮血管因子的敏感性,引起了小動脈痙攣,也使血壓升高;細胞內鈉離子增加后會抑制鈉、鈣交換,使細胞鈣排除減少,導致血管平滑肌內鈣離子濃度上升而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同樣使血壓升高。
總之,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正常人減少鹽的攝入量,可預防高血壓的發生,高血壓病人減少鹽的攝入量,可改善高血壓治療的效果,減少腦卒中,心臟病和腎臟病的發生和死亡。如能將我國居民鹽攝入量減少一半,估計每年全國可減少腦卒中、心臟病和腎臟病死亡50萬人。所以,減少人群鹽攝入量是最經濟和有效的防治高血壓策略。所以,請大家積極行動起來,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成人鹽攝入量應控制在每天少于5克的號召,以減少高血壓對人們的危害,提高群眾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