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7日, 距離5.12地震50天 我在本院的愛心病房認識了處于木僵狀態(tài)的災區(qū)傷員江洗志。(31歲,未婚,初中文化,家住四川成都市金堂縣棲賢鄉(xiāng)牛背村,廚師) 。在本院愛心病房工作過的人都知道,處于木僵狀態(tài)的江洗志是愛心病房里傷勢最重的患者。
洗志4歲時母親就因風濕性心臟病去世,父親拉扯大兄弟倆,現(xiàn)父親和弟弟在家務農,家里房屋在地震中全部倒塌。當時,他剛下班回家,被路邊突然倒塌的墻體壓住雙腳,左腿粉碎性骨折,旁邊有個鄰居當場被壓死。
5月14日晚洗志在成都四七醫(yī)院行截左下肢手術,術后發(fā)燒昏迷了4天,肺部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5月18日醒來,睜眼但不能講話,偶爾喃喃自語,雙上肢肌力減退,肌張力增強,被動抵抗,右下肢肌力減低,肌張力降低,頸項抵抗+,Hoffmen征陽性。5月25日轉來我院,診斷左下肢高位截肢術后,右肩胛骨粉碎性骨折,雙額葉頂葉顳葉島葉異常信號,頭皮輕傷。
我第一次進入愛心病房巡診時,洗志父親告訴我,在四川截肢后他高燒昏迷3天,父親都買了壽衣準備后事了,但他突然又醒來了,轉來附一醫(yī)院后創(chuàng)面植皮7天都好了,術后還會說話。轉院后經過上海專家會診及我院神經內科慕容慎行等專家大會診,診斷“缺氧腦病,腦膿腫可能”經過一個月的積極治療,生命體征恢復正常,可以睜眼,但眼球不能自主跟隨活動,脖子也不能轉動,不能言語,雙上肢肌力減退,肌張力增加,持續(xù)痙攣屈曲。右腿肌力降低,肌張力降低。腦電圖彌漫慢波。
因巡診過程中洗志都是處于緘默木僵狀態(tài),單獨呆在一個房間,反應平靜,所以大家都沒怎么注意到他。但后來較長時間內洗志一直恢復緩慢,聽護士長王莉簡要介紹了他的情況,我決定去探訪他,希望他有心理因素,如此就有康復希望了。
7月7日,為確診病因,我與助手小莊醫(yī)生去探訪他,對他進行了詳細檢查:睜眼面無表情,有問不答,聽悟沒反應,眼神對外界刺激沒有跟隨反應,脖子不能轉動不能主動搜尋環(huán)境,偶爾有瞬間跟隨環(huán)境但馬上就失神了。不能吞咽全靠鼻飼給藥或喂食,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由專門男護工和他父親護理。看起來似乎像器質性腦傷,但不能排除其他因素。一直精心護理他的愛心病房王莉護士長通過密切觀察也認為他有心理因素。于是我交代王莉與他女朋友通電話,讓女朋友跟他說 “等你會講話了,我就來替換你父親”。并與林元相主任商量,買了3盒安腦丸送鼻飼,加上百優(yōu)解口服。這是假設他為癔癥木僵的實驗性治療方案。
兩天后,護士長王莉欣喜地告訴我說江洗志開始有情感反應了:
“隔壁床老太爺經常講故事給他聽,今天去做檢查,半天都沒回病房,他的眼睛就一直盯著老太爺?shù)拇病!?BR> “還有他女朋友來電話的時候,他不能講話,但激動得全身發(fā)抖哎!”
我給江洗志拉直雙手臂,告訴他“等你會說話了,我們就叫你女朋友來替換父親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