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患者葉某因腹痛劇烈求診于我院肝膽胰外科專家石錚主任,確診其為“胰管結石”。石錚主任為患者行“胰管切開取石+胰-空腸吻合術”。術后患者癥狀消失,感覺良好,無并發癥。日前已痊愈出院。
葉先生今年32歲,家住閩南地區,一向健康狀況良好。但近幾年來每當身體狀況不佳時,總會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也不太劇烈,忍一忍就過去了。所以,葉先生也一直未太在意。2008年下半年始腹痛更加頻繁,疼痛程度不斷加劇,難以忍受。在家人的催促下,于08年年底求診于我院肝膽胰外科專家石錚主任。經檢查,葉先生黃疸癥狀明顯,且伴有渾身瘙癢癥狀,血糖升高也較為明顯。通過認真分析臨床資料結合B超、CT等影像學資料,石錚主任確診其癥狀為“胰管結石”。
“胰腺結石?胰腺也會長結石嗎?”葉先生非常訝異。
“胰腺結石在臨床上較為罕見,你這個確診結果是胰腺結石。”
由于胰島細胞大部分在胰尾部、體部,在一個病態的胰腺上切除過多的胰腺體、尾,則將導致嚴重的胰腺內分泌功能不足。因此,為了盡量保留患者的胰體、尾,結合本患者的實際情況,石錚主任為患者行“胰管切開取石+胰-空腸吻合術”。
鏈接~~~
1.何為胰腺結石?
胰腺結石又稱胰石癥、鈣化性胰腺炎。臨床上通常分兩種類型:(1)胰管內結石,稱真性結石。(2)胰實質內鈣化,稱假性結石。術中切開胰管發現充滿結石,堅硬無比。胰石癥在1667年首先由DeGraof報道,歐美及發達國家常見,我國報道較少。近年來由于慢性胰腺炎發病率升高,胰腺結石的發病率也在呈上升趨勢,消化道影像診斷技術的進步也提高了本病的診斷率。
胰結石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間歇性上腹部疼痛伴向腰背部放射,疼痛性質多為持續性隱痛陣發性加劇,有時因進食而疼痛加重。并伴有食少、消化不良、消瘦、體重減輕。化驗檢查可有血、尿淀粉酶不正常,血糖偏低或偏高等癥狀。
2.如何確診胰腺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