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工作中,當醫生根據病情需要對糖尿病患者提出使用胰島素治療時,常常會遭到患者的拒絕,有的人認為只有Ⅰ型糖尿病才要用胰島素治療,有的人認為胰島素有成癮性,用上胰島素后就會對其產生依賴,從此再也離不開胰島素治療。這其實是對糖尿病使用胰島素治療的誤解。
胰腺的胰島B細胞承擔著產生胰島素的重要職責。正常人體胰島素的分泌是有規律的:進餐后,胰島迅速大量釋放胰島素,以配合進餐過程,使腸道吸收的葡萄糖迅速被利用,保持血中葡萄糖水平不會過分升高;空腹或饑餓時,體內胰島素的釋放會相應減少,使血糖不會過分降低。正是由于這種靈活的胰島素分泌方式才使人體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能在全天都保持正常。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受損后,就出現了高血糖,而高血糖會加重胰島β細胞的負擔,使胰島功能更加惡化,最終走向衰竭。
胰島素治療的目的就在于盡量模仿人體胰島素的正常釋放方式給與必要的胰島素。
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所引起胰島β細胞壞死而數目減少,胰島素分泌絕對缺乏,所以一旦確診就需要接受胰島素治療;Ⅱ型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加上環境因素所引起靶細胞對胰島素作用不敏感,即胰島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早期的主要特點,胰島素分泌未必減少,特別是早期病例。在Ⅱ型糖尿病早期,通過飲食、運動調節和體重控制等方法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有助于Ⅱ型糖尿病治療;對上述方法無效的病例,則可以通過口服降糖藥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使血糖控制正常,或通過別的途徑使周圍組織利用葡萄糖增加,以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但隨著病情的進展,長期胰島β細胞負擔過重,最后將導致功能衰竭,此時就要依靠外源性胰島素治療來達到血糖控制目標。當β細胞功能衰竭出現后,磺脲類降糖藥物不能刺激出足夠的胰島素分泌,以維持血糖控制。患者將需要胰島素單獨或與口服藥聯合應用的治療策略。
現在越來越多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甚至對于一些新診斷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醫生也建議他們先用一段時間的胰島素治療。臨床上已經觀察到,部分新診斷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強化胰島素治療,使血糖盡快達標后,可以較快解除體內高血糖引起的毒性作用,延緩胰島功能的惡化,甚至有部分患者的胰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恢復,停止胰島素治療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可以不用任何藥物而維持血糖的穩定。
所以除Ⅱ型糖尿病合并急、慢性并發癥及重癥感染、心腦血管意外等應激情況時,胰島素為最佳選擇外,新診斷的糖尿病、服用較大量的降糖藥而效果不佳或伴有慢性并發癥時,胰島素也是理想的治療選擇。
Ⅱ型糖尿病使用胰島素后是否需終生給藥,取決于胰島β細胞功能恢復的程度。如果治療后每日使用胰島素的劑量逐漸減少,每日所需胰島素劑量小于24單位且血糖控制滿意,則說明病人胰島功能有所恢復,可以考慮停用胰島素,或改為口服降糖藥或加胰島素補充的治療方式。如果每日胰島素用量無法逐漸減少,或有較重的慢性并發癥,則應堅持使用胰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