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護理先驅南丁格爾女士提著一盞小馬燈穿梭點燃生命之光時,我們便被賦予一個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天使”是傳說中神仙的使者,幸福和溫暖的象征。
有人算過,一個護士工作一天走下來的路就有四五十里之多。雖然辛苦、勞累,但是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雖自覺漸漸瘦弱,但覺快樂。”是怎樣的力量讓我們如此“痛”并“快樂”著?是夜深人靜巡視病房時那一張張安然入睡的臉;是在我們精心護理下得到康復的病人滿懷真誠的道別;更是交接班時病人發自內心的一聲“您辛苦了!”疲勞頓時化為力量。每當此時我的內心便會有一種強烈的震撼,一種自豪與滿足會讓我挺直人生的脊梁。
光陰荏苒,邁出校門踏上護理這個神圣的工作崗位已經三年有余了。從事工作三年來,我每天都被感動著,在善于發現的眼睛里,我們從來不缺少榜樣。那一天剛上班,護理部的電話鈴就響了, “我是特地來感謝你們護士的!”電話那頭的劉叔叔說。他告訴我,他的父親曾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治療,一個月前不幸病重去世,但是住院期間護士們給予的精心護理,老人都銘記心上,臨終前一再囑咐兒子一定要回醫院感謝細心照料過自己的護士們。“一個叫林翠峰的護士,為了讓我爸恢復得更快,經常陪我爸聊天溫言暖語極盡安慰;另有個叫林日平的是個很細心的護士,照顧我爸就像照顧自己的家人一樣;還有梁小星為了幫我爸買一塊坐墊,跑前跑后……”劉叔叔按照他父親留下的紙條,逐個說出護士們對他父親的好。那一刻,熱淚再次奪眶而出。
是的,我所從事的,只是一份平凡而瑣碎的工作,然而我堅信,真正的偉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如果說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刻,我的理想朦朧而又遙遠,那么如今,已變得切切實實。從此,帶著圣潔的燕尾帽,奉上愛心一片,獻出真情滿懷。即使鮮艷靚麗的衣服只能掩蓋在永遠潔白的護士服里;即使紅嫩的臉頰正逐漸被夜班的勞累吞噬得日益蒼白,我們依然傾盡自己的熱情服務患者,用真誠,譜寫生命之歌;用愛,編織天使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