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多來,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王美水在莊福連教授、王彪副教授的指導下,采用先進的手術方法(二期法耳再造術)已為近3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進行耳朵再造,效果良好,使小耳患者能夠擁有形態逼真的耳朵,尤受病人和家屬的歡迎。
整形外科的醫護人員在與一位又一位完成外耳再造的患者告別時,除了聽到患者及家屬真摯的感謝之外,還常常聽到他們充滿好奇的疑問:“這個新耳朵是怎么造出來的?”整形外科專家應本報要求,就這個問題解答于下。
耳朵雖小,結構復雜,再造所需的是皮膚和軟骨兩部分。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新耳朵額外的皮膚”從哪兒來呢?是醫生們采用的一種非常巧妙的方法,去除殘耳軟骨,充分利用殘耳及乳突區的皮膚,無需通過皮膚擴張,即可獲得再造需要的“新耳朵額外的皮膚”了。
其次是再造耳朵的軟骨來源?現在業內公認最好的軟骨就是患者自身的肋軟骨。醫生一般切取VI、VII、VIII肋軟骨(不影響健康),精心雕刻重建外耳輪廊的各個細微結構,然后再把雕刻好的軟骨支架安置在正常耳的位置,合理利用殘耳及乳突區的皮瓣覆蓋,并進行耳垂轉位,這樣就完成了第一期的耳朵再造。
第二期的耳朵再造為顱耳角成形(立耳),在I期手術后3~6個月進行,包括掀起耳支架、顱耳角軟骨的充填、耳后筋膜瓣(或顳淺筋膜瓣)覆蓋、枕后皮瓣推進和耳廓背面皮片移植。通過兩期的手術即可完成再造全耳廓。
該手術方法使患者住院時間縮短,學生患者不影響正常學習,且并發癥少,避免了以往采用的“皮膚擴張法耳再造”過程中注水的痛苦和并發癥。如一位7歲的男孩鄭崇(化名)上學后,因右側先天性小耳畸形,常被調皮的同學取笑為“小耳朵”。不久前,在我院整形外科接受王美水醫生為其施行的二期法耳廓再造術后,有了一個同左邊相對稱的耳朵,他十分高興又自信地說:“我再也不會被別人取笑為‘小耳朵了’!”
王美水醫生咨詢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