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年深入的研究,我院肝臟外科劉景豐教授領導的科研小組與廈門大學、廈門市醫院聯合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化虛擬肝占位性病變治療設計系統軟件Liv1.0”。該項目是衛生部科學研究基金子課題、省衛生教育聯合攻關課題,近日通過科技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研發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總體上達到同類研究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功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項目的成功研發,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繼德國、日本、美國之后第四個獨立開展虛擬器官臨床應用研究的國家。
Liv1.0軟件具有以下8個功能:1基于CT斷層圖像數據的肝實質自動分割;2重建可以任意角度觀察的三維可視化圖像;3肝段自動劃分;4全肝、肝段、預切除肝臟及殘肝體積測量;5肝占位精確定位;6虛擬肝臟手術仿真(規則和非規則性肝切除術);7TACE超選擇性治療模擬;8應用殘肝體積比預測術后肝功能損害程度。
該軟件可利用CT信息在個人電腦上進行肝臟的三維重建,形成具有病人個體疾病信息的數字化虛擬肝臟。利用軟件Liv1.0,臨床醫生可以對肝臟腫瘤及肝臟內部血管的三維立體結構進行直觀觀察和判斷,進一步深入了解疾病的個體化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符合病情和病人個體情況的診療方案;利用軟件Liv1.0,臨床醫生還可以在電腦上模擬肝腫瘤手術切除的過程和最終效果,進行各種手術方案的設計和比對,優化手術方案,增加手術治療的計劃性和安全性,提高肝腫瘤的手術切除率和臨床療效,是臨床診療的一種新模式,它避免了臨床醫生因知識和經驗的局限,直接在病人身上手術所造成的醫源性傷害;軟件Liv1.0還為醫學教學和科普教育提供直觀和智能化的教學平臺,為年輕臨床醫生縮短學習周期提供良好的訓練條件,也為人體其他實質性臟器的虛擬器官研究提供技術路線和方法。
就原發性肝癌而言,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每年新發病例的45%在我國大陸地區,本項目的研發為我國廣大肝病患者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