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軀體創傷經過治療很快就會痊愈,而心理創傷若不及時治療,將會導致終身精神殘疾的傷痛。”這是我院心理科主任醫師鄭建民憑借多年的診療經驗得出的結論。
鄭建民主任剛從醫療援助汶川災區回院后,又擔負起醫院災區傷員治療組心理治療專家的重任。他每天都到愛心病區走訪所有的災區傷病員,同他們及家屬交談,聽他們傾訴,評估他們的精神創傷等級,對心理創傷較重的傷員進行心理干預治療。
7月1日,他通過陪伴37床重傷員魏云琴的妹妹魏云萍,了解到魏云琴心理創傷比身體創傷更嚴重。因為她的丈夫和去年大學剛畢業正準備結婚的兒子和妹妹11歲的兒子都在地震中喪生。自己雖被搶救出來了,可身受重傷(骨盆骨折、左髖臼粉碎性骨折、雙側恥骨上下肢骨折、左側骶骨粉碎性骨折)。5月25日,她從成都轉來我院后,身上的傷痛經治療后逐漸痊愈,但精神上的創傷卻一直折磨著她。
在地震中失去11歲兒子的妹妹魏云萍強忍失去愛子的痛苦,謹記外科醫生的囑咐:“在你姐姐傷情未穩定之前,千萬不要將姐夫及外甥罹難的消息告訴她。”魏云萍不但在姐姐面前強裝笑臉,還要編美麗的謊言:“姐夫和外甥在其他省治療。”
“那為啥他們都不來電話?”
魏云琴雖然懷疑妹妹在騙她,但心中仍存一絲希望,希望妹妹說的都是真的。她就靠這一點美好的期盼支撐著,等待著,經醫護人員的悉心診治,她軀體的傷痛逐漸康復。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預感丈夫和兒子可能沒有生還的希望了,以致心情憂郁、脾氣焦躁、經常發怒。
“只能騙一時,不能騙一世。”鄭建民主任根據魏云琴的傷體恢復狀況,和愛心病區主任林元相商量后果斷決定:出院前,要讓她知道實情,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干預治療。
丈夫和兒子遇難的噩耗如萬箭穿心,魏云琴肝腸寸斷。又一場心靈上的強地震將她拋入深谷,頓覺天昏地暗。她痛不欲生,整夜啼哭,三天三夜吃不下睡不著,嘴里念念不忘丈夫對她的愛,兒子對她的孝。
“我后悔死了,不該叫兒子回家參加公務員考試……我那幸福的家庭呀,怎么瞬間就毀啦……我的兒子呀……”她不停地哭著,有時目光呆滯,有時喃喃自語。
“姐姐要瘋了,鄭醫生呀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