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17時30分 距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約219小時。福州,傾盆大雨。
5月是消化內科收治病人的高峰期。30區——消化內科的病房里加床滿滿當當。雖然下班時間已到,科里的醫生護士們都還在忙碌著。王承黨主任匆匆走進病區。在剛剛結束的我院部署收治災區傷員工作緊急會議上,王主任得悉,為保證四川地震受傷人員得到及時救治,根據省政府安排,我院需準備50張床位接受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傷員。院領導果斷決定將消化內科整體搬遷到舊化療病房,騰出全院新病房大樓中最后成立、設備也相對最新的30病區,以迎接這一光榮任務。傷員病情緊急,很快就會送來我院。為重新布置和整理現有病房,消化內科的全部搬遷工作必須在5月22日11:30前完成。
舊化療病房已停用多時,上下3層病房的布置、幾十張病床的安排、樓道的清潔,其工作量令人望而生畏。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嗎?更嚴峻的是,任務如此緊急,次日在大學城的四節大課教學、已有幾十號預約病人的專家門診以及相當預約量的胃鏡檢查已無法改期,幾十個病人的查房、輸液等日常工作必須照常進行,目前科室人手緊缺,還有能力將現有的幾十個病人安全有序地轉移到新病區嗎?病人們能接受這樣的安排嗎?
17時45分 大雨沒有一點停止的跡象。消化內科示教室里坐滿面色凝重的醫護人員。夜休在家趕來開會的醫生們全身都被大雨淋濕,醫務部主任劉豫瑞進行了簡單的動員,并代表醫院表示,對消化科的搬遷全力支持。王主任、吳婷主任和王莉護士長對搬遷進行了細致的部署。病人的溝通解釋工作落實到人,病人轉運全程護送落實到人,值班室搬遷落實到人,各種文檔的搬遷落實到人,與各職能科室的實時溝通落實到人。“一切以災區傷員為重,不惜代價按時完成整體搬遷,同時必須保證日常工作安全有序。”王主任總結道。
5月22日7時15分 雖然距上班時間還有45分鐘,消化內科已滿是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安排好工作,王主任掏出幾張密密寫滿注意事項的A4紙給王莉護士長:“我馬上要去大學城上課,這些注意事項給你們參考。”徹夜未眠的他一臉疲憊。
5月22日7時15分 舊化療病房里,總務科科長盧瑞華和光華公司負責人帶領一批職員正忙著整理病房。半夜里還和王主任反復溝通搬遷細節、連夜布置工作的盧科長也沒顧得上休息。
5月22日8時30分 剛剛開完搬遷協調會的林建華院長和醫務部主任劉豫瑞、副主任林雯、護理部主任方東萍、副主任朱秀蘭、總護士長王玉琴、護士長劉世平、劉訚訚及高壓氧室主管護師陳佳等來到30區,現場指揮、協調搬遷。“非常規的事件需要非常規的方式,一切以災區傷員為重。”林建華院長指示。
5月22日9時30分 王莉護士長坐鎮舊病區指揮,肝病中心王碧芬護長及張巧仙護師、劉霞總住院醫師在新病區接應。在她們巧妙安排下,新舊病區很快一切就序。李文清副主任醫師和主治醫師丁健早已和病人進行了充分溝通,聽說是為四川地震傷員提供服務,病人都積極配合,輕病人還主動為素不相識的重病人提供幫助。“盡管不能去四川做志愿者,在這里也要為災區傷員盡一份力!”老病人陳先生說。
正在消化科輪轉的醫生、研究生、實習醫師和實習護士分頭行動,莊則豪副主任醫師居中協調,病人轉移有條不紊地開始。與此同時,主治醫師黃循銣和陳暉也帶領一批實習醫師分別轉移各種文件和材料。鄭雪雁醫師盡管在其他區輪轉,安排好手頭的工作后也主動投入緊張的搬遷工作中。
5月22日10時30分 小問題不斷。沒有辦公桌怎么辦?“先從多功能廳搬,不夠馬上再買!”坐鎮現場指揮的黨委書記張榕指示。病房沒有呼叫器,院辦陳金水主任立即聯系有關部門:“立即安裝,今天上午下班前電話必須全部開通!”辦公電腦和打印機怎么辦?“信息科還有四臺新電腦,先搬過來,打印機馬上去采購!”信息科科長林康帶著信息科的同事立即展開緊張的裝機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