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工作之余,筆者常深入各臨床科室零距離接觸醫院的護理工作者,觸目皆是護理人員微笑滿面、快捷、精心服務病人的動人場景,隨訪的病人也無不高度稱贊:“附一醫院的護士服務態度真好!”在護理部的帶領下,全體護理人員以苦為榮,悉心奉獻,在看似平凡的護理崗位上為醫院的發展、進步做出了許多不平凡的貢獻。我院院長林建華曾自豪地說:“我院護理部的幾位主任都很敬業,有她們對工作的認真、負責的精神,由她們挑起護理管理的重擔,我是少費了很多心的。”在5.12護士節即將來臨之際,筆者隨訪了幾位護理部管理者,感慨良深。現將采訪記錄刊登如下。
問:東萍主任,由于國家醫療改革力度的加強和深入,以及醫保的全民普及等原因,較大刺激了醫療服務的市場需求,目前我院雖護理工作人員已近千人,但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病人對我們護理人員的要求都在日益提高,應對這一狀況,您能說說您在護理部管理方面有什么重要舉措嗎? 答:我們的主要工作簡要概括就是兩大塊:一是抓護理質量,一是重視人才培養。相輔相成,前者是目標,后者是基礎。只有重視狠抓護理質量,我們才能在臨床護理中發現問題和總結經驗,才能認識到培養護理人才的重要性,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訓;同樣,只有人才梯隊建立得牢而有序了,我院的護理工作才能得到可持續性發展和提高。
問:您能具體談談在護理質量的提高方面您的看法和措施嗎? 答:我覺得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護理市場需求的多元化,首先我們要做到的就是服務理念的轉變,將傳統的“以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為中心”,護士不再僅僅是執行醫囑、打針發藥、有病治病的簡單生理護理服務者,而是能讓病人既能得到精心的治療,又能在心理上得到專業的輔助治療,比如關愛、鼓勵,力所能及為病人排憂解難等等。這樣,不僅能讓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也能很好提升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再者,我們在管理模式上也在不斷創新,如以往傳統的排班都是比較程序化的流水作業,現我們根據不同時間段不同的病人需求,在高峰時段(10:00-14:00)增加護理人員數量,并在不同時段靈活調度護士,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將護士還給病人”;我們還增設護理主管,創建“護士長接待時段”(每天上午10:00—11:00,各護理站均有設置)制度等,隨時排解護士與病人之間矛盾,提升護理人員在病人心中的“首印象”,及時接納、反饋病人的建議、感謝、投訴等。我們首創這些舉措在院內外反響熱烈,省內其他很多醫院也紛紛效仿。然后,為提升護理質量提供更好更強的生力軍,我院領導非常重視護理人才的培訓,每年都撥劃“專款專用”,對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服務理念進行多元化培訓,不僅“請進來”,而且“派出去”,尊“老”扶“幼”,共同進步。
問:我院近年來發展很迅速,吸引了不少病人慕名前來,更加之迅速增長的市場需求量和質量要求,相信我們現在的護理隊伍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工作壓力,面對這些挑戰,您是如何穩掌舵手,帶領我們的護理隊伍振帆前行的呢? 答:說到這些,作為護理部主任,我感到既慚愧,又自豪。聽起來似乎有點矛盾,但確實是這樣。我們的護士別看都年紀輕輕,但因工作勞累,病痛不少,有很多都是腰帶綁著上班(腰椎間盤突出),作為女性,又大多數都是在婚育年齡,家里老的很老,小的又還很小,更甚者,有很多還挺著六七個月的大肚子,很多,各種各樣的情況,各種各樣的困難,但她們幾乎很少請假,永遠都是在奔波忙碌。沒辦法,病人太多,病人太需要她們了。作為主任,我除了給予她們更多的關心和鼓勵外,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但,同時,我又為這些可愛的護理戰士們感到自豪。“院榮我榮”說出來只是一句口號,真正做起來卻不易。但從他們身上高度的凝聚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我看到的是我們附一人優良的“艱苦創業、奮發圖強”傳統精神!作為護理部的管理者,我感到很榮幸,同時,也覺得責任重大,所以,殫精竭慮,盡我所能,將這支這么優秀的護理隊伍穩定、繁榮、壯大。繁重的工作壓力,緊張的生活節奏,他們需要放松,更需要關愛,于是,我們首創了“天使俱樂部”,民意推選會長、副會長、秘書,開設“真情告白”活動、健身、美容課堂、旅游課堂、英語角等等。增進護士與護士長、主任之間平等、貼心的交流,既有助于舒緩工作壓力、交流經驗,又增進感情,提升團隊凝聚力。如今,這一模式也在全省范圍各大醫院得到推廣。再者,為了嘉獎他們平常的優異表現,院長還為護理設立了專業及管理等各種專項獎,也是作為一種激勵機制。上一屆的全省“護理技能比賽”有一合同護士獲得個人三等獎,醫院將她優先錄聘為在編護士,以資鼓勵。最后,“5.12護士節”馬上就要到了,想趁這個機會,表達對他們的慰問和感謝:平常我也只能盡可能多地去一線科室拍拍你們的肩膀,心里疼惜嘴上鼓勵,在這里,我也想對你們說“大家辛苦了!我為你們感到自豪,附一人為你們感到自豪!”
問:大量的工作,太多的辛酸作為主任您可能看到、感受到的會更多。聽您說起這些,作為附一的一份子,我也很感動。近年來,我院不斷擴大護理隊伍本科生的招聘規模,作為護理隊伍中的高層次人才和新生力量,您是如何培養提升他們業務能力的? 答:老一輩的護士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年輕的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對新生事物敏銳的感知能力。對于護理這個特殊的行業來說,他們都很重要。所以,我們會先讓這些本科生在臨床得到充分的實踐鍛煉,再給他們創造平臺去發揮他們自身的優勢,如我們專為本科生創建的“信息推廣工作室”,給他們創造條件隨時查詢最新的護理資訊,提供給臨床,使我們的護理理念和水平總是保持在福建省的前沿水平。更因他們處于臨床一線,能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建議,有利于改革。為了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我讓他們每人制定一份“個人職業生涯規劃”(3年),每一份我都會細細閱讀,并盡量替他們創造條件,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的才華,更好更快地實現他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理想。
問:還有一個比較新穎的話題,就是我院護理隊伍中的“少數民族”—男護士,作為一個還相對“弱勢”的群體,您又是如何關愛他們的成長的呢? 答:你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你就是不問,我也很想在這里說說。一是鼓勵,二是呼吁。傳統觀念認為護士應該是僅限于女性從事的一個行業,但據我們多年的護理經驗,認為女性護士畢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院從2002年開始招收男護士,這在當時福建省尚屬首例。后來陸續又有招聘,現共11名,分別安排在手術室,急診科,ICU等危、急、重病人較多的病房。極大地彌補了女性護士的不足之處,為我院的護理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作為男性,他們理性、敏捷,遇事不亂;作為男性,他們在器械修理、搬運方面也更具優勢。他們細致、熱情的服務態度也獲得了眾多病人的好評。但整個社會還是會對他們存在一定的傳統偏見。其實,任何行業都不應該存在性別偏見,包括護理。不過,我相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觀念的進步,男護士將很快會從“稀有”變為“常有”。
問:我國已于2008年1月23日頒布新的《護士條例》,并為迎接5.12這個崇高的節日,決定于2008年5月12日起正式實施。對于新的《護士條例》的頒布,您能談談您的看法嗎? 答:對于新《護士條例》的頒布實施,我院領導非常重視,專門召開醫院辦公會進行學習和討論。為護士在工作中能更好履行職責、義務以及更好保障護士權益方面作了深入的研討分析,并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對護理工作做了具體的部暑,相信我們的護理工作者在各界領導和社會各層的深切關懷和鼓勵下,必將會用更好的工作成績來回報大家。
問:秀蘭主任,作為護理部資深望重的副主任,請您說說您的分管工作特點? 答:我主要是負責全院護理質量管理。對護理質量進行全面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評價整改,確保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保證病人的安全。
問:具體包括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這個還真不好說,只要是與質量有關的,都是我的職責和義務所在。比如住院環境的設置、護理質量標準的修訂、護理流程的改造、相關制度的落實、治療、護理過程的控制、護理服務效果的評價等等,包括病人從住院及出院全過程的護理服務及技術服務,如病人的生活、飲食、各類檢查、物品、收費管理等,都是我的工作范圍。
問:聽起來事情很繁雜,也很瑣碎,您是如何在工作中進行相關協調的呢? 答:是的,任務很艱巨,比方說病人滿意率調查,由于護理行業的現狀特殊,可能我們盡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但結果也只能在百分之九十幾的基礎上再上幾個甚至是零點幾的百分率,平時很難達到100%。別人覺得變化不大,但我們往往會欣喜萬分,因為它凝聚了我們護士和其他工作人員太多辛勞和汗水了!近幾年來,雖然普遍存在醫患關系緊張的現象,但我院病人滿意率一直在逐年提高,重大差錯也一直在逐年減少。看到這些成績,我這個護士眼里的“黑臉關公”也會很知足地在心里對著自己微笑,給自己鼓勁加油。在這里,我很感謝我院全體護理工作者及其他同仁,沒有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就沒有我今天的工作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