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靜脈竇為腦血液回流通道,腦靜脈竇血栓的形成,使腦血液回流受阻,產生顱高壓,這是一種少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病,其發病率雖低,但死亡率較高。因其臨床表現復雜,病情酷似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如:缺血或出血性腦卒中、腦腫瘤、腦膿腫、腦炎、代謝性腦病及良性顱內壓增高癥等,要細心檢查分析病情才能準確診斷。這是因為CVST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容易漏診或誤診。其死亡原因最常見的為出血性梗死伴顱內壓增高、腦水腫、癲癇持續狀態、敗血癥、肺栓塞及嚴重的全身性病變。該病起病迅速,當腦靜脈竇血栓進入皮層靜脈、深靜脈和小腦靜脈時,病人出現昏迷,繼而死亡。
典型病例:患者,男,25歲,寧德人。以“頭痛5天,反復意識不清、肢體抽搐發作1天”為主訴,日前入住我院內科。入院查體:神志清醒,生命征平穩,四肢活動正常。入院后查顱腦MRV顯示:上矢狀竇、右橫竇、乙狀竇血栓形成。入院治療兩天后,病人又出現劇烈頭疼、肢體抽搐反復發作,繼而四肢癱瘓,左側肌力0級,右側肌力3級。
神經外科戴琳孫副主任醫師參加會診后,患者急轉神經外科治療。戴主任根據患者腦靜脈竇血栓的特異性,立即予以施行“DSA全腦血管造影+腦靜脈竇超選擇性插管靜脈竇內溶栓治療”,患者頭痛立即緩解,經繼續對癥治療,患者恢復良好,術后第5天肢體活動完全恢復正常,行走自如,觀察治療一周后,病人康復出院。
上述病例提示:由于CVST臨床表現和病因各異,如未能及時診斷,加以有效治療,有潛在生命危險。假如采取經靜脈給藥行全身溶栓治療法,醫生會考慮到潛在的全身出血危險而限制了用藥劑量,且因溶栓藥的半衰期短,在體內很快失去藥效,故很難在局部達到有效的藥物濃度,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
為提高溶栓療效和減少出血危險,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是經靜脈入路行微導管超選靜脈竇內溶栓治療法,即將微導管導入靜脈竇內,通過微導管在靜脈竇血栓局部持續注入尿激酶,行溶栓治療,如上述患者經戴主任采用靜脈竇局部介入溶栓治療,在短時間內立即達到溶栓效果,癥狀改善,盡快康復,避免了病情加重及意外的發生。我院神經外科已用該療法成功治愈多位病人,療效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