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醫院黨政工聯席會議研究決定,年初召開第四次職工代表大會暨第六屆第四次工會會員代表大會。3月17日下午兩點,“兩代會”在醫院多功能廳隆重召開。會議特邀福建醫科大學工會副主席陳思懷、福州市總工會副主席方炎炎、市總直屬工委主席侯貞誠和我院歷任老領導馬炎輝、慕容慎行、葉德富等蒞臨大會。行政職能科長和臨床醫技科主任及護士長列席會議,應到會代表158名,實到代表135名。大會執行主席姚泉林主持開幕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大會正式開幕。福州市總工會副主席方炎炎和醫大工會副主席陳思懷分別在大會上致詞。會議主要議題是聽取討論院長林建華關于《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附一,推進醫院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的工作報告;審議“提案審理情況報告”、“財務工作報告”、“基建工作報告”、“工會工作報告”和“工會經費開支審查報告”;研究、落實、促進2007年各項任務指標的圓滿完成。
林建華院長的工作報告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顧2006年工作,第二部分是2007年工作規劃。林院長在全面回顧2006年的總體工作時指出,去年是我院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在省衛生廳、福建醫科大學黨委的領導下,醫院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等級醫院評審”與繼續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緊密結合,緊緊抓住“管理、質量、安全、服務、控費”五大環節,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深化醫院改革與發展,制定醫院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長效機制,在醫療、教學、科研、醫院管理方面都取得新的成績,各項醫療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全年住院病人數比2005年增加12.44%;出院病人數比增11.89%;急診病人數比增27.16%;手術病人數比增15.29%;醫保病人數比增50%、體檢病人數比增28.24%,門診病人數突破百萬大關。
林院長指出,去年醫院召開“兩代會”,通過了醫院“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奮斗目標;醫院順利召開的首屆“黨代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黨委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為醫院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去年,醫院以新一輪等級醫院評審為契機,結合“醫院管理年”活動,深化“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扎實推進醫院各項工作;并結合前年開展“管理年活動”督導檢查中反饋的問題,采取扎實可行的措施抓整改;制訂并完善醫療規章制度,加強醫療安全管理,醫療質量管理持續改進,醫院獲得“福建省首屆臨床醫師技能競賽團體二等獎;”醫院的合理用藥水平持續提高;同時加強門、急診工作,加強了院感工作,進一步優化流程,方便病人就醫,不斷提升了護理管理水平。
在扎實做好救災防病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理工作及幫扶鄉鎮醫院方面,林院長指出,醫院進一步健全相應組織,修訂了《醫院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醫院醫療風險預警方案》等文件并附以實施。全年傳染病疫情上網報告率達100%,漏報率為0,得到福州市疾病中心等疫情報告工作檢查組的充分肯定。醫院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做好對口幫扶縣鎮鄉衛生院工作。先后派出19位專業人員到福安等四家醫院及茶亭中心醫院開展幫扶工作,在幫扶醫院的門診接診、收住院病人、教學查房、組織病歷討論、義診、學術講座以及培訓醫務人員等做了大量工作,醫院還捐贈23件價值158多萬元的設備給幫扶醫院。8月份百年不遇的臺風“桑美”正面襲擊我省,醫院在接受省衛生廳下達任務的第二天,就安排了價值10萬元藥品支援寧德災區,又先后派出4批專家、青年醫療小分隊及設備維修技術人員奔赴災區開展救災防病工作,前后捐給了幫扶的福鼎白琳衛生院價值170多萬元的藥品、設備,使該院迅速恢復正常診療工作,為災區防病治病及人民的健康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醫院被評為“2005-2006年度救災防病先進集體”,康德智副院長被評為“2005-2006年度救災防病先進個人”。我院有6位專家受聘國家級應急專家。林院長指出,教學工作能取得新的進展,主要是努力完成了本科生臨床教學任務,加強研究生教育,努力做好繼續教育工作。醫院重視臨床教學水平的提高,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組織相關主干課程教研室積極申報校級、省級及國家精品課程,《眼科學》獲2006年省級精品課程。進一步加強了教學基地建設和教學過程管理,四項福建省新世紀教改工程項目課題順利結題。培養了碩士研究生76名,博士研究生2名。13名專家獲得福建醫大碩士生導師資格,6名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1名獲得中醫學院碩導資格。2005年我院招收碩士研究生122名,博士研究生6名。醫院進一步加強醫護人員的在職教育與培訓,不斷完善各級各類醫務人員的績效考核和工作評價。
林院長在報告時充分肯定了醫院開展新技術、新療法,不斷提高醫療水平所取得的成效。他說,去年初醫院組織專家對2005年申報的23項新技術、新療法進行評審,評出二等獎4項,三等獎10項。醫院還強化“三基”培訓,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業務水平。在合理用藥水平方面,醫院充實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小組,將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納入醫療質量控制體系。
林院長總結了我院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的關鍵是:一、加強學科建設。醫院以落實“十一五”規劃為動力,遴選出我院“重點建設學科”、“優先發展學科”、“重點扶持專業”,并加大資金投入,支持學科發展。全年獲得省科技進步獎7項,有87項科研課題獲得各級各類科研基金約300多萬的資助;4位專家的研究課題分別獲得國家教育部博士學科專項科研基金暨國家“十一五”重大或重點合作課題等基金的資助。二是加快人才培養。醫院深入實施“人才強院”戰略,加快各級各類人才培養,為促進35周歲上下副主任醫師盡快成長,選送人員外出進修及參加省級以上學術會議、出國進修學習、短期訪問400多人次。今年有30人次入選福建省衛生廳第三批衛生系統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吳志英教授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2人被確定為福建醫大第四批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9人被確定為福建醫大第六批青年骨干教師。全年新增博、碩士31人,6位教師擔任國家級教材主編、編委。三是積極開展學術交流。醫院成功主辦了4個全國性會議,成功開展了“耳聰工程(福州)大型慈善扶貧助困活動。醫院還主辦了省級、華東六省一市及全國的各學科學習班20個。我院承辦的《中華高血壓雜志》,影響因子位居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期刊第二位,進一步提升了我院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影響力。
林院長對閩南分院取得新發展給以充分的肯定。他說,2006年醫院對閩南分院實行“雙重管理”模式,使閩南分院成為院本部的一部分和各科室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的延伸。在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分院全年門、急診人次、住院病人數、搶救危重病人數以及體檢人次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分院不斷健全、完善各項醫療管理制度,強化素質培訓,加大投入完善設施,建立健全閩南分院黨、工、團組織,為泉港地區人民的健康和石化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我院醫、教、研工作獲得新進展與行政后勤的辛勤工作是分不開的”。林院長對行政后勤各部門工作所取得的成績逐一肯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加大了人力資源管理力度;財務、經濟、審計工作的管理更規范;較好完成醫院“十一五”信息管理工作規劃;安全保衛工作和膳食科的管理得以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全面展開;院際協作與交流更加活躍;醫保、體檢工作成績顯著;黨、工、團建設得到加強。
林院長說,上半年完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回頭看工作,得到上級黨委的充分肯定,黨委認真做好基層黨支部的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努力構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加大在中青年醫護骨干中發展黨員的力度;扎實做好統戰工作,充分發揮醫院三個民主黨派組織在醫院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醫院黨委被省教育工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林院長通報了我院去年在上級的領導下,認真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最大的收效是:職工積極參與,思想認識提高。他強調,今后要構建治理商業賄賂的長效機制,樹立先進思想,弘揚行業新風,更好地為廣大病患者服務。林院長同時通報了我院院務公開工作作為“省衛生系統院務公開示范單位”和受到省衛生廳表彰的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