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一位糖尿病病人,無論1型還是2型,飲食控制永遠都是治療的基礎。對于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更要強調飲食、運動及胰島素治療三者的和諧與平衡。那么,怎樣的飲食才算是健康飲食呢?下面談幾點有關糖尿病病人飲食方面的知識。
一、要掌握有關飲食的知識
糖尿病飲食治療絕對不只是少吃、不吃。飲食治療的意義在于:1、保持健康的體重;2、維持營養平衡;3、控制血糖。糖尿病飲食療法的原則是:在規定的熱量范圍內,達到營養平衡的飲食。為保證營養平衡,糖尿病人應在規定熱量范圍內做到主食粗細搭配,副食葷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
從營養學角度看來,只要懂得科學搭配和食物生成營養原理,有時候“懶”一點更容易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比如粗糧不要細作、蔬菜不要切、豆類整粒吃不要磨碎等,因為豆類、乳類屬低血糖生成食物。這些飲食習慣上的“小竅門”都能大大減少、降低身體血糖的生成。過去,我們一直沿用食物交換法指導糖尿病人如何選擇食物。這種經典方法在糖控制方面曾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僅注意到化學上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相當,沒考慮等量碳水化合物的不同類型以及其它食物成分對血糖的影響,尤其是交換表沒有反映出不同食物在血糖反應方面的差異。研究表明,即使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導致人體的血糖反應也不相同,因此,專家提出“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的概念,以幫助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飲食,它比食物交換法更實用,更有效。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都向人們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推薦,參照食物血糖生成指數表,合理選擇食物,控制飲食,并建議在食物標簽上注明總碳水化合物含量及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值。
二、要了解“食物血糖生成指數”
“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應的一項有效指標,它是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與相當量的葡萄糖或白面包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為2小時)體內血糖反應水平百分比值,它是一個比較而言的數值,反映了食物與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數定為100。
食物血糖生成指數>70為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它們進入胃腸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葡萄糖進入血液后峰值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數<55為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它們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具體而言,通常豆類、乳類總是低或較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而谷類、薯類、水果常因品種和加工方式不同而引起血糖生成指數的變化,特別是令其中的膳食纖維的含量發生變化。蔬菜是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的,特別是葉和莖類蔬菜,因為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超過6%,富含膳食纖維,對血糖影響小。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還會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如受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類型、結構、食物的化學成分和含量以及食物的物理狀況和加工制作過程的影響等,如果忽視這些不同,將很難控制血糖平穩。
三、要了解食物烹調時間對血糖生成指數的影響
在食物的烹調加工過程中,會對血糖生成指數產生影響。如“淀粉糊化程度”:在加工過程中,淀粉顆粒在水和熱的作用下,有不同程度的膨脹,有些淀粉顆粒甚至破裂并分解,變得很容易消化;又如煮粥時間越長,血糖生成指數越高,對血糖影響越大。還有“顆粒大小”也會對其產生影響。食物顆粒越小,越容易被水解吸收,其血糖生成指數也就越高,故食物不宜太精細。
其次,食物的成分也會對血糖有影響。如豆類食品難消化,血糖生成指數低;面粉易消化,故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高。而可溶性粘性纖維由于增加了腸道內容物的粘性,從而降低了淀粉和消化酶的相互作用,如燕麥、豆類等含有大量粘性纖維,都是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另外,脂肪和蛋白質的增多,可以降低胃排空及小腸中食物的消化率。所以,高脂肪食物比等量低脂肪食物具有相對低的血糖生成指數,但應記住,任何類型脂肪食物不管它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高低,都應該在限量范圍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