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閩南分院成立前的供應室不被重視并不為過。一是因為醫院規模小,制度不完善;二是操作不規范,像一家自選超市,在其中工作的員工職責不明。
自從附一醫院閩南分院成立后,院本部領導迅速對供應室進行了整改。
第一是建筑要求標準化科學化。首先,供應室按質量標準嚴格劃分為污染區、清潔區和無菌區。擴大污染區空間改造清洗池,合并包裝間,并按要求分別裝上紫外線燈管。其次,封閉走廊、天井,隔離了外圍污染源,凈化供應室的環境。三是增設崗位,使供應室工作系統化。
第二是管理要求規范化。在醫院護理部的支持下,院本部供應室王雪瓊主管護師到分院供應室指導工作,經認真制定、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后,有力加強了供應室的管理。為避免交叉感染,對供應室人員的出入線路及各類待消毒物品的存放點做出了明確規定。規范了各種操作程序,按要求申購各種器械、布類及各種一次性醫療用品。配備各種操作包,以供臨床所需;對回收的器械一律用含氯消毒劑消毒、清洗后送到包裝間擦干、上油、檢查器械性能、調配、包裝,最后送高壓滅菌室;每日檢測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并記錄在案;對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監測;觀察滅菌器運行是否正常,注意溫度、時間、壓力是否達到標準,按規定記錄備案;認真進行化學監測,生物監測,使滅菌物品合格率均達到要求。同時嚴格把關,對有破損的或指示卡變色未達要求及落地包、濕包等不合格物品,一律不得進入臨床使用。紫外線燈管每周用無水酒精擦試,并進行日常監測等。
通過大規模整改后的閩南分院供應室,如今已舊貌換新顏。隨著分院臨床工作量的不斷增多,供應室積極配合,努力服務,發揮出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