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常聽病人說,“附一人有一種精神,很團結,很會吃苦?!辈∪苏f得對,附一人崇尚的是團結協作、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精神,這是附一醫院幾代人經過艱苦奮斗歷經磨難鑄就的團隊精神。在附一的前身合組醫院被解散后,附一人以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創業,開拓前進,使醫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靠的就是這種團隊精神。而今我院定期下派閩南分院工作的同志以醫院大局為重,繼承和發揚附一人所特有的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的精神,在泉港地區發光發熱,受到泉港地區群眾贊譽。院本部職工關注閩南分院發展的同時,也關心著在泉港為分院建設做貢獻的附一人,關心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為此,本期特刊出閩南分院來稿,在簡要報道以下幾位同志事跡的同時,也向辛勤工作在分院的全體醫護員工致以親切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下派閩南分院的附一人不辭辛勞,艱苦創業的精神、顧全大局的主人翁責任感和優質服務的職業道德,給泉港地區老百姓帶來的良好印象不斷提升?;颊邚乃麄兩砩?,看到了附一人的閃光點。
他們讓附一精神在泉港發揚光大 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李文清剛到泉港,身體不舒,但她仍然堅持著為消化內科眾多的門診病人診病,為看好每一個病人,她常常延遲下班,病人對她的服務態度高度評價,甚至在她回福州后,仍有許多病人還給她打電話或到福州找她看病。李主任都熱情接待,并對病人說:“下一批接班的醫生更好,你們在分院找他們看病就行了,來福州還花路費呢?!?BR> 神經外科薛毅輝副主任醫師在分院工作之余,常到周邊醫院“走門串戶”,找同學、找學生了解當地醫療市場情況,積極宣傳、介紹自己的專科特長,認真為病人診病,通過病人的宣傳、舉薦,許多病人都前來找他看?。还强评顝姼敝魅吾t師發揮自己關節鏡手術的強項,為當地病人診治了許多骨科疑難雜癥;普外科博士何慶良副主任醫師與骨科張文明副主任醫師發揮了自己技術特長和閩南人的優勢,用閩南話同病人親切交談,廣泛介紹??菩录夹g,為當地患者治愈了多例久治不愈的老毛病,慕名而來的普外科、骨科病人明顯增多,他們還常常加班為病人手術;分院病人還特地給院本部領導寫來感謝信,感謝心血管內科的蘇津自博士、林曉副主任醫師醫療技術高,工作責任心強,態度和藹可親;贊美護士蔡麗清微笑服務暖人心,高超的護理技能受歡迎,不愧為附一派來的好護士。
身為護理管理者的護士總長邱金花,每當搶救病人時,她總是沖到最前面。有次一位病人消化道大出血,吐出的鮮血噴得她滿身都是,她不畏懼,不退縮,而是繼續協同醫生搶救病人,因為她心里只有病人的安危;翁淑貞、張麗明、黃梅芳等護士長,為了護理工作安全,她們全身心投入分院的護理工作。特別是黃梅芳護士長自開診以來,已堅持在閩南分院工作半年了,如今因工作需要,她仍然堅守在分院,沒有一句怨言。正因為有這些杰出同志為代表的員工的共同努力,閩南分院渡過了創業之初的艱難時段。現在病人對分院的信任度不斷提高,就診人數不斷增多,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他們走出分院服務群眾 為了擴大影響,加快分院發展,更好地為泉港群眾服務。我院下派人員不是坐等病人,而是走出分院服務群眾。多次開展全院性學術講座,邀請周邊兄弟醫院醫務人員參加學習,促進泉港地區醫療水平共同提高;上泉港電視臺進行“健康俱樂部”講課,普及防病健身的醫學常識;到泉港老年活動中心、福煉退休辦舉辦常見病、多發病的知識講座;深入周邊學校、農村進行疾病普查;到周邊鄉鎮、縣開展義診活動,送醫進村,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從分院管委會主任到每一位醫護人員,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分發揮自己所能,發揮分院的集體力量,積極為泉港地區醫療事業的發展和廣大群眾服務。
他們想病人之所想 泉港的附一人除了努力做好日常工作外,十分重視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經常組織病人開工休座談會,聽取病人的呼聲,了解病人的心聲,讓病人提出寶貴建議。在行使任何一項醫療工作時,他們都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首先考慮的是病人的病情和經濟能力,不開大處方,盡量為病人節約醫療費用。由于當地群眾貧富不均,貧困者小病不看醫,慢性病不吃藥。通過義診、門診,疾病普查,醫生們了解病人病情后,動員病人早治、早手術,能不需儀器檢查的就不檢查,能早手術的絕不拖延,以縮短病人住院時間,加快病床周轉率,既為病人看好病又為病人節約醫療費用,讓病人滿意在閩南分院。
他們變壓力為動力 下派閩南分院的職工在交談中,聽到最多的詞語是“壓力”。最大的壓力是關于分院的發展問題。大家一致表示,絕不能因為我們工作的拖延或失誤,而影響醫院的整體規劃,影響分院的發展。雖然在泉港的附一人感受到壓力,但都把壓力變成增強責任心和工作熱情的動力。尤其是下派人員中,大多數同志已為人父、為人母,他們的孩子有的上小學,有的在幼兒園,此時最需要父母的呵護。第一批下派的隊長薛原主任的兒子生病了,在電話里哭著要爸爸回家,薛原主任一邊安慰兒子,一邊用電話向兒科醫生問診,指導孩子用藥,他沒有因孩子生病離開分院,而是堅守工作崗位。同樣,下派分院擔任常務副院長的宋鷹同志,日常事務多,工作壓力大,妻子也忙于工作,無法接送上小學的兒子,就把孩子寄托學校。院務部主任黃健,身患高血壓、糖尿病,可他經常往返院本部與分院之間,既當司機又當搬用工。回榕時,別人見他回來了,可其愛人還沒見到他,他又隨車運送貨物回分院。
閩南分院半年來的穩步發展,得益于各級領導的關心和院本部各科室的支持,而最關鍵的動力是:在閩南分院工作的全體職工發揚了知難而進、頑強拼搏的精神。如今第三批下派的醫務人員也已到崗,相信他們也將繼承和發揚附一人的光榮傳統,為分院的持續發展,無怨無悔地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