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患者吳先生,因近兩年來反復便血,2005年12月5日求診于我院普外科主任醫師石錚教授。經腸鏡檢查,發現該患者全結腸布滿150個以上大小不一的息肉。石錚教授根據檢查結果,及時予以手術治療,患者術后一周康復出院。
石錚教授在接診過程中,了解到患者母親及姨姨均死于結腸癌的家族病史,結合吳先生的病情,準確診斷:吳先生患的是“家族性結腸息肉病”,若不早期手術,必將發生癌變。但吳先生了解到普通手術的風險大,且術后恢復時間長并發癥較多,因此對是否接受手術顧慮重重。
石錚教授耐心地做吳先生的思想工作,并向他介紹目前醫院開展的腹腔鏡新技術對治療結腸息肉具有損傷小、痛苦輕、恢復快、外觀美、并發癥少、療效好、恢復快等優點。經細心講解和思想動員后,吳先生消除了思想顧慮,同意接受手術。
經相關檢查和細致的術前準備,2005年12月9日,石錚教授親自為吳先生施行了腹腔鏡輔助全結腸切除術。在腹腔鏡下,只在患者腹部切開2個1厘米長和3個0.5厘米長的小切口。借助器械游離腸系膜、結扎供應病變結腸血液的血管,然后延長下腹切口至5cm,將切除長約150厘米的病變結腸從腹腔取出,末端小腸成形為“J”形貯袋,借助吻合器將其與直腸吻合。該手術歷經3個多小時。術后第二天,患者就能下床活動,術后第3天患者即可自行排出大便,恢復良好。
我院普外科是林春忠省內最早開展腹腔鏡手術的單位之一,1995年至今,已開展了多種腹腔鏡手術。由于腹腔鏡全結腸切除術手術范圍大,涉及腹腔內多個視野,需多次更換鏡頭位置和其他器械,手術難度大,國內的報道也不多。石錚教授憑著多年的腹腔鏡手術經驗,在腹腔鏡巨結腸根治術的基礎上,為吳先生成功地施行我省首例腹腔鏡全結腸切除術,使我院微創外科的技術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