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距增寬癥的手術矯正治療是整形外科領域難度最大、最復雜的手術之一。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幾家大醫(yī)院開展此項目,但病例數較少。據檢索,我省尚未見到手術治療眶距增寬癥的報道。
今年7月,我院整形外科王彪主任醫(yī)師在美國哈佛醫(yī)學院顱面中心進修回國后,在莊福連教授指導下,率先在我省開展了2例手術治療眶距增寬癥,均獲得成功。這項新技術的順利開展,填補了我省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她標志著我省整形外科中的現代顱面外科上了一個新臺階。
2位患者、男性,分別為15歲、17歲,均因“雙眼內距較寬、鼻梁凹陷、鼻尖分叉”,于7月初先后收住入院。入院檢查:患者的骨性眼眶間距較大,鼻根部較寬,鼻梁下段塌陷,鼻尖部凹陷,切跡呈分叉狀,鼻小柱短且寬大,上唇短縮,正中唇紅部凹陷缺損,兩患者面部外觀明顯畸形,皆診斷為“先天性眶距增寬癥”,乃先天性顱面正中裂引起。
兩患者入院后,整形外科全體醫(yī)護人員十分重視,認真做好術前的充分準備。王彪主任醫(yī)師帶領醫(yī)療組,專門到福建醫(yī)科大學解剖教研室,進一步復習相關的解剖結構,并請神經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等科專家會診,仔細研究手術入路、矯治方法,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并對術中、術后可能發(fā)生的意外情況或并發(fā)癥,預先提出相應的處理方法和防范措施。
手術方案經院醫(yī)務部批準后,整形外科于7月8日、16日,先后對患者采用全麻術,行“經顱外徑路眶內側壁截斷內移眶距增寬矯治術及唇、鼻畸形整形術。”以王彪主任為主的醫(yī)療組,不辭辛勞,每例手術都歷經10多小時的細心操作,終使圓滿成功。術后在整形外科醫(yī)護人員的精心診治、護理下,病人恢復較快,面部畸形得到明顯矯正,無出現并發(fā)癥,患者及家屬非常滿意。手術后的第10天,病人基本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