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AS)是指在睡眠時反復打鼾且在某一段時間內口鼻沒有吸氣和呼氣氣流,并由此引起血氧下降。SAS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又是一種多病因,可以累及全身多個系統、多個臟器,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臨床綜合征,同時還是一個涉及人群勞動能力、生存質量、家庭幸福和社會安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被認為是九十年代新的流行病種。
90年代后期,在院領導的支持下,我院呼吸科林其昌主任率先開展對SAS的研究,并于1997年成立福建省第一個睡眠呼吸實驗室,除了為鼾癥病人進行診斷、治療、長期提供電話咨詢服務、舉辦教育活動外,還在流行病學、影像學、診斷學和治療方面開展了對SAS的研究。光陰荏苒,一晃已近10年。在耳鼻咽喉科、心血管科、高干科、神經科以及影像科等兄弟科室的支持下,在碩士研究生導師林其昌主任的帶領下,經過本科人員的不懈努力,睡眠呼吸實驗室逐漸發展成熟:目前擁有一支專業技術隊伍,三套睡眠呼吸監測系統,多臺CPAP治療儀,并專設了鼾癥病房,對SAS的診斷、治療和科研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形成了對本病進行綜合治療的格局。迄今為止已診斷1500余例SAS患者。對于其中的輕度患者,采用一般性治療,包括減肥、側臥位睡眠、戒煙酒、避免使用鎮靜催眠藥物、避免過度疲勞;對于中重度患者,除一般治療外,有手術適應征的建議手術,無手術適應征或不愿手術的患者則予長期佩戴CPAP呼吸機治療。CPAP是現有條件下最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成功率90%以上。目前我科正探索另一種較新的治療方法——射頻消融腭咽成型術,此法患者比較容易接受,有望成為我科治療SAS的又一把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