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2歲的布萊恩赫治先生來自白求恩的故鄉加拿大,八年前來榕投資辦廠,曾多次受到國家和省領導的接見,是位有影響的國際友人。
布萊恩平素身體狀況欠佳,10年前體檢發現心臟雜音,中到重度二尖瓣返流,他的主治醫生曾建議他接受心臟換瓣術,但他沒有同意。此外,布萊恩還有多年的高血壓和痛風史。1個月前又因腹股溝斜疝住我院普外科治療,由陳思曾主任主持的手術十分成功,創口愈合良好。怎奈天有不測風云,術后第3天夜里,布萊恩突感胸悶,氣促,全身紫紺,血壓升到220/100mmHg。經普外科、心內科和胸外科的徹夜搶救,病情才稍有穩定。由于事關國際友人安危,院領導、醫務部都十分關注。次日正值星期天,張榕書記、林雯科長親自到科室組織多科專家會診,并進行床邊彩超檢查,最后考慮肺栓塞可能性最大,決定由普外科轉心內科治療,并制定一套完整的診療方案。隨后的檢查發現布萊恩血中D-二聚體水平顯著增高,進一步支持了原來的診斷。經過積極的抗凝治療,布萊恩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在轉科后的第5天康復出院。
在給布萊恩診治的這些日子里,我們心情既緊張又充滿著愉快。因為布萊恩當時病情危重,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而一旦發生不測,可能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為此,心內科醫護人員自接診之日起,同關心其他重病號一樣,密切觀察,不敢懈怠,全科每日討論布萊恩病情,并及時制定新的措施。與布萊恩私交甚厚的涂遠榮、李旭兩位主任也不時前來探視,其親情、友情甚是感人。
由于診斷正確,措施得當,布萊恩先生病情逐漸好轉,大家心情也慢慢放松,樂趣漸上心頭。布萊恩先生是位慈祥可親、健談又風趣的人,除非感到明顯不適,他總是對前來看他的每一個人充滿笑容,對你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停地道謝,從不提任何過分的要求,對醫護人員也無半點指責。為布萊恩先生負責診治的幾位副主任和主任醫師多是“海歸派”,能用嫻熟的英語對他進行診治。雖然有些醫護人員還不習慣用英語與他交談,但并沒有人因此而不敢去看望他,而是用短語、單詞,甚至手勢與他交流。在我科實習的醫師也爭著和他說聲“Hello!",布萊恩先生也邊說邊比劃著手,交談中雙方不停地點頭、搖頭,病房中,不時傳出了愉快的談笑聲。
在接診布萊恩赫治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我院醫務人員良好的個人素質和精湛的技術水平。雖然不是首次接診外賓,但短短的幾天還是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不斷成長的附一人正用自己的技術和胸懷向世界敞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