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射頻消融治療“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 是近年來國內興起的一項醫療新技術,具有治療徹底、成本低等特點。為了把該技術盡快應用于臨床,心內科上下進行了近5年的探索,但由于難度大,風險高,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在北京專家的協助下施行該手術。
7月26日該科收入一位自述“反復胸悶、心悸2年,再發2周伴一過性黑蒙”的48歲女性患者。經各項檢查,確診為“頻發室性早博,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由于藥物治療難以控制。心內科經過多方論證,充分準備,決定獨立對該例病人行射頻消融治療。
8月10日,由蘇津自、蔡洪斌、晉學慶副主任醫師在DSA室對該例病人順利進行了心腔內電生理檢查及射頻治療。消融了右室流出道的異位興奮灶,術中患者原來的頻發室性早博消失,心內電刺激也未能誘發室性心動過速,術后該患者胸悶、心悸等癥狀當即消失,并于術后3天痊愈出院。隨訪3個月未再出現一過性黑蒙復發。
以往對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動過速只能用藥物治療,病人難以長期服藥,療效差,因此心動過速反復發作。象“定時炸彈”一樣,讓患者及家屬膽戰心驚。射頻消融技術使許多患者永遠告別了心動過速的折磨,作為高危心律失常的室性心動過速通過射頻消融得以根治,開創了我院心內科發展史上介入診療的新紀元。我院首次獨立完成高難度射頻消融手術意義深遠,它標志著我院用射頻消融治療“頻發室性早博,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已躍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