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指示,7月18日至19日,福建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醫心福樂”志愿服務隊赴福清多個村鎮開展以“科普護健康,紅心映鄉村”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融合醫學科普、紅色文化傳承等,不僅為鄉村群眾送去健康關懷,也讓團隊成員感受了鄉村經濟發展風貌,同時還在實踐中深化了對紅色精神的敬仰。
醫心宣講送健康,紅色漈頭聚能量
服務隊首站來到福清陽下鎮漈頭村,開展“科技進鄉村,健康伴成長”活動,為老人普及慢病管理知識,并與兒童共同制作香囊。同時,團隊成員還為老人測量血壓和開展健康咨詢,并將注意事項告知本人及家屬,得到村民的一致贊揚。
隨后,服務隊全體成員參觀了漈頭村主題黨日館。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大家深入了解了漈頭村作為“福清革命的搖籃”所經歷的輝煌歲月。從革命舊址的歷史變遷到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栩栩如生的蠟像仿佛將隊員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墻上“勤樸 剛毅”四個大字深深烙印在每個隊員的腦海中,久久難以忘懷。
智港探秘拓視野,絲路脈搏助振興
7月18日下午,服務隊抵達福清江陰港城經濟特區,實地參觀了福港集箱。在充滿現代氣息的集裝箱碼頭,團隊成員近距離觀摩了先進設備的運行,深入了解了智能化管理系統在提升物流效率方面的顯著作用。通過工作人員的詳細介紹,大家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絲路海運”節點港的強勁發展脈搏,紛紛贊嘆其不僅是連通世界的重要窗口,更是服務地方產業、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文化橋梁。此次參觀使大家深刻領悟到現代化建設為區域經濟注入的蓬勃生機。
重走紅軍淬斗志,舊址課堂鑄信仰
7月19日上午,服務隊一行抵達福清一都鎮普禮村,踏上了紅色文化重溫之旅。在閩中羅漢里游擊支隊舊址,大家重走紅軍路,參觀革命史館,深入學習了閩中紅軍游擊隊在羅漢里那段輝煌的抗爭歷程。其中,福清羅漢里“革命老媽媽”連大妹的事跡令隊員們深受感動。隊員們深刻體會到,先輩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依然堅守信念、勇猛抗爭,作為生活在當下的我們,更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榕下問診解民憂,杏林先鋒顯擔當
隨后,服務隊將學習感悟轉化為服務動力,移步至村中的榕樹下講習所。因為普禮村地處山區,交通相對不便,村中留守老人居多,團隊成員們主動將健康服務“送上門”,耐心地為老人們進行血壓、血糖等基礎健康監測,并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病史。針對山區老人常見的關節疼痛、高血壓、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問題,隊員們結合專業所學,提供了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和用藥建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疾病預防知識和日常保健要點。這次榕樹下的服務,不僅送去了科學的健康關懷,更傳遞了濃濃的溫情,是“紅醫精神”在新時代鄉村的生動實踐。
田園采摘學農事,寨里重溫來時路
下午,服務隊走進一都村和東山村。在當地臺商種植園,團隊成員與果農及合作社成員一同體驗農作物采摘,參觀種植大棚。大家在勞作中學習果實成熟度辨識、無損采摘等技巧。在東關寨的新舊寨,大家了解了當地特色經濟發展模式及鄉村振興項目實施情況,見證了舊寨翻新帶來的豐碩經濟價值。在這里,基層黨員干部帶頭挖掘村落文化資源、整合土地,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使隊員們實地感受到基層群眾脫貧致富路上的開拓進取。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為福清鄉村群眾送去了實用的健康知識和醫療服務,更讓團隊成員在紅色文化的熏陶中堅定了理想信念。福建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醫心福樂”志愿服務隊將繼續秉持“紅醫精神”,踐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把紅醫初心寫進鄉土脈搏,讓健康春芽與紅色星火共生,映出美麗中國的新希望。